第二卷 南方 第一百一二十八章 南京(16)(第1/2頁)
章節報錯
“軍務處?軍務大臣?”
&n這個機構和名稱,古制完全沒有,以他的學術成就都想不起來在哪一朝建立過,想來,這必定就是那位皇太子的決斷了。
“是的,軍務處,軍務大臣。”
吳偉業的臉上也有點怪異。
主要是,前幾天朱慈烺幾乎每日都和崇禎徹夜長談,父子之間已經決斷了很多軍國大政。
而在提起設立軍務處時,吳偉業等近侍之臣就在皇帝父子身邊,當時皇太子神色就是十分異樣,似乎有點兒難言之隱。
當然,他不會知道,朱慈烺只是覺得,自己穿越以來,最想搞死的就是建奴,而偏偏在改革政務的時候,什麼東法西法古法後法,想來想去,能在現在發揮作用,而起到實際效能,有益大政的改革,居然都是清朝中期前後出現的各種集權和改良的辦法!
拿來主義,最合適拿來的居然是建奴弄出來的一整套的辦法最合遠……這他孃的真是歷史給他開的最大的玩笑!
攤丁入畝,雖然在萬曆年間就弄過這玩意,但最後總大成者,還是要到清朝中期。
至於士紳當差,也是清朝中期,還有什麼火耗歸公,亦是如此。
可以說,在清朝中期,政體非常成熟,社會改革也十分到位。最少,相當長的時間內,清朝的體制是很完善的,甚至,在這種封建極權的體制下,就算到了最末的年頭,朝廷仍然有相當的控制能力,如果不是廢了科舉,自失統治基礎,這個王朝能挺多久,還真的是很難講啊……
至於雍正丟擲來的軍機處乾脆就使相權成為君權的正式的秘書班子,比起內閣來更進一步,皇帝控制起來,更加的得心應手。
還有什麼密摺制度復奏制度、考核辦法等等,有些可用,有些不如後世先進,反正朱慈烺覺得,清朝的政體,就是十分的君權至上,在太平天龘國之前,統馭力十分之強。(就到葉 子·悠~悠 皇帝總全責事無大小大權絕不旁落!
這樣的體制當然是十分僵化並且因為滿族人以小集團臨大國,所以拒絕社會上有任何先進的思想和器物,任何變革都被抹殺和扼制,在文明上,滿清統治是中龘國的大悲劇,但在現今來說,這種體制上高度獨裁,攬權事無鉅細都歸於君上的制度,反而很適合當今條件下的大明瞭。
崇禎正是和雍正差不離性格的皇帝,就是比老四蠢了一些軍機處換個名字不那麼彆扭,就給祟禎使吧,真是十分的合適。
就算是將來有什麼不妥,不過好歹有自已在,放出這麼點東西來,大約將來還是可以收拾的吧……
至於想想那些臭嘴的書生,連祟禎都在罵他們是烏鴉,十分可惡討厭。
要不要放出文字獄這個大殺器,也實在是頗值得費一番思量啊……
只有一點,現在的集權正是為將來的放權,但在成功之前就奢談大明如何的有活力,士大夫怎麼活躍而自由,思想和學術又是怎麼隨悔……這一切都是屁話。
生存才是第一位的!
朱慈烺不是沒有政治潔癃的人,但事到如今,還為自己心中的那點子不適耽擱大事,那就是愚不可及了!
朱慈烺心中的想法當然不得為人所知,所以吳偉業臉上抽搐了幾下後就恢復了正常,他看向錢謙益,正色道:“適才已經和牧老說了,太子殿下十分看重牧老。所以,這個軍務大臣一職,當然要請牧老屈就了。”
“這……”
錢謙益是十分聰明的人,一聽就知道,這個什麼鳥大臣十分有搞頭!
大學士是從一品,軍務大臣也是從一品,比起尚書還要高一級,比他現在乾的侍郎就更高出不少來。 就到~
級別高了,這是最明顯的好處,至於別的……錢謙益先是和吳偉業謙虛了兩句,然後又把視線轉向王鐸:“覺斯,軍務大臣有幾人,軍務處又如何辦事呢?況且,既然名軍務,總要有相當懂得軍事才成,學生麼……”
他吭哧幾句,已經不大原意堅拒這個任務,所以不想說自己完全不懂軍務。不過,江南一帶的地理山川河流還有大小世家風土人情他是一清二楚,完全玩的轉,但行軍調派,一千兵馬有多少戰馬,多少騾子,多少帳篷,要用多少炊具,調撥多少糧草,沿途如何補伽……這些他可是真的一竅不通,完全不懂。不過既然皇太子青眼相加,倒不嫣先腆顏承認下來為好……
“既然名曰軍務處,當然是每天都要見面辦事。軍務大臣暫定為五人,原本是要叫孫伯雅回來,但他在徐州還有要緊大事,所以改為召馬士英任總理軍務大臣,牧老還有王開美、路見白……還有不才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