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南方第一百四十四章南京(32)

最少要正版訂閱啊……

一場花酒,喝的時間倒算長。畢竟黃宗羲等人不是個中老手,而且黃宗羲還是古板了一些,盤膝坐在榻上,只是不停的盤算著怎麼和劉宗周等人商議反對太子在淮安一帶亂徵商稅……至於商稅用途,反正林時對提出的思路很不錯……在這種事上,黃宗羲是不會固執的。

君子擇善而行事,倒不一定抱殘守缺,拘泥古板麼

“闢疆兄,我等告辭。”

“恕不遠送。”

大約是西洋鐘點**點的功夫,一群人出得河房,黃宗羲幾個並做為一夥,先行辭去,冒襄臨河被風一吹,酒意漸漸消去。

想起史可法說的:“要顧大局,安靜為宜,不要多事……”的話頭,雖覺“史公”有點鄉愿,不過對應承黃宗羲等人的事,也是十分後悔。

畢竟現在皇太子如日中天,誰不瞎都看的出來,皇帝和太子父子間不信是信任和君臣,也是慈父與孝子。

這樣情形下想反太子,直接就等於是造反了。

皇權再衰落,恐怕也不似黃宗羲幾個呆書生想的那麼簡單。

不過,一想對方算計時的那種信口雌黃和肆無忌憚,冒襄又是覺得,真正呆的人,怕就是自己啊……

只是,他畢竟是官宦世家的子弟,在復社這麼多年又向來得意,所謂“四公子”之名傳遍江南,食言而肥的事,在他而言是無論如何做不出來的。

“了不起就回家去,最多再下詔獄,又如何?”

帶著一臉傲氣,冒襄決定,還是如答應黃宗羲等人那樣,一有動靜,一定贊襄大舉,共同行事就是。

“相公,我們回去吧?”

雖然被冒襄接二連三的斥責,董宛臉上仍然只是一片溫婉,笑問冒襄時,還幫他整了整身上衣衫。

“呃,好好,回去吧。”

冒襄心中也是略覺歉意,當下便是答應下來。

見他如此,董宛心中愉悅,於是展顏一笑。這一笑,卻也是天姿國色,並不是比陳圓圓或是寇白門差一點兒,只是冒襄心中沉鬱不開,哪裡注意到了。

當下仍是董宛坐轎子,冒襄騎驢,他是如皋縣的大世家子弟,家中田地數千畝,還有絲行等賺錢的玩意,家中在如皋光是園林別墅就有好多幢,其中有名的水繪園還招待過不少東林復社的同道好友。

住在南京,先前只是暫居,不知道會住多久,所以就住在城西的一處書坊裡。不過,那裡距秦淮河較遠,冒襄又豪闊愛熱鬧,現在就索性搬到了城西靠近聚寶門的大功坊裡,在那裡盤了一個院子,佈置地方,僱傭下人僕婦,著實花費不少。

不過地方也是真好,大功坊這兒,連同魏國公府在內,十之**都是住的勳戚權貴人家,南京雖京差的遠,但開國垂近三百年,也是聚居了不少公侯伯在內的文武勳戚。

這麼一來,整個坊中,非富即貴,錢謙益這個軍務處大臣,還有吏部尚書徐石麒等大吏,也是住在大功坊中。

在當時,蓄養家丁也是富貴人家題中應有之意,每個大宅門多則數十過百,少也十幾二十,看門護院,順帶著也是把街面上的混混無賴給攆的遠遠的,冒襄租住這裡,也就是圖個安全且清淨了。

今日卻是與往常格外不同,接近大功坊的時候,閒漢是沒瞧著幾個,可那些正經買賣人也是一個瞧不見了,再看裡頭,氣死風燈之下,那些挺胸凸肚的護院家丁,也楞是一個也沒瞧著。

“不對呀。”騎在大青騾上,冒襄酒醒了大半,皺眉看著四周情形,已經是發覺出很不對勁了。

……

……

就在距離冒襄不到兩裡地的錢府裡,柳如一柄門槓,正追著錢謙益打。

若說以往,河東君的獅吼之名也不是白給的,話襯老錢,或是裝傻賣痴不跟老錢頭同房,要不的就是一哭二鬧三上吊的那些女人特有的方技,都曾經在錢大老爺身上用過。

不過剛和老爺動手,還鬧這麼大動靜,倒也真的是叫府中下人都開了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