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方 第一百一二十六章 南京(14)(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六章南京14)
“覺斯兄,梅村,不枉竟沒有想到兩位也大駕光臨,真真是蓬蓽生輝”
鄭元勳在肆意攻訐這一場毫無意義的大集會之時,錢謙益卻是高興的滿臉放光,一聽說王鐸和吳偉業聯袂來拜,錢謙益真真是高興的連臉上那幾顆麻子都放出光來。
他思謀的,就是和王鐸爭禮部尚書的位子
現今王鐸都主動來拜,江南文氣盡在錢謙益的袖裡乾坤,王鐸就算有太子支援,可畢竟在文才和名望、資歷上都遠遠不如不是?
就是有點兒弄不明白,王鐸不是蠢人,政治上到他這種地步,向上就是堂官的身份入閣,下就沉淪難起,此時主動上門,給自己這個政敵多上一圈光環,這其中的用意,可就真是鬧不大明白了。
一迎出來之後,錢謙益眼中便也只有王鐸和吳偉業二人,倒是吳偉業這個國子監司業搖了搖頭,笑道:“無懷也在呢。”
“喲”錢謙益這才醒悟過來,一拍額頭,滿臉歉意的道:“無懷兄,學生太過失禮了。”
“牧老說的什麼話來”餘懷也是少年名士,和錢謙益也早就相識。他身長且瘦,面白無鬚,人顯的十分聰明機智,此時長身玉立,身上只一襲青衫,手中一柄摺扇,說不盡的文采風流模樣,面對錢謙益這樣的大佬,也是不卑不亢,躬身一禮,便是又站直了身軀。
錢謙益倒真不是故意怠慢他,南京的國子監號稱南雍,東南諸省的考生常聚學於此。餘懷每次考試都位列榜首……這是什麼本事?
就是說什麼復社諸生,什麼南都四公子,黃顧兩大家,在真正的學問上,都在這餘懷之下
當然,餘懷也是復社的活躍份子,什麼虎丘會也是每年都參加,只是此人性格寒素,和錢謙益這樣的大佬往來不多,在平時,是請也請不到的客人。
“請進,請進”
被餘懷一打岔,錢謙益也是冷靜很多,一邊惴度著這幾人的來意,一邊端容肅客。
各人原本就是進的大門,錢謙益是站在二門迎客,此時自是把人往花廳方向引……王鐸一皺眉,吳偉業便搶前一步,笑道:“不瞞牧老說,今日覺斯兄和弟來,是有一點事要與牧老商談……不知尊府可有說話的地方?”
這麼大一所宅邸,不要說一處,怕是十處也稀鬆的很。
錢謙益眉毛一抖,心道:“果然是有來意,只是倒想不出來,他們來有什麼話要說?”
最近這幾天,他幾乎一天要見十幾撥人,自己也要去十幾二十處地方拜訪,探訊息,打聽實情,但宮禁森嚴,特別是那兩千多天津撫標兵馬,幾乎是滴水不漏,外言不入,內言不出,被管治的十分嚴格整肅。
至於太子帶來的五千甲士,少數分很規矩,住在軍營中老老實實操練,等著和太子回淮安。有相當一部份開始老實,後來就有點兒不大守規矩,開始出營遊玩,或是拜會原來的將領,漸漸的就不把營規放在心上,只是大面上還算過的去,畢竟原本也是各級將領的私兵家丁,論說精銳程度,畢竟是比已經老大衰邁的京營強過百倍。
這些訊息,在錢謙益看來只是浮議,不及根本。
太子的兵馬再不頂事,誰也不能造他的反不是?
況且,太子是在淮安建的六率,路振飛、孫傳庭都被他收服,還有劉孔和等將領在淮安坐鎮,太子將來是偏重於軍事,而政治之事,到底還得看史可法和東林的。
這種認識,也是高弘圖和姜曰廣等人的共識,彼此私商密會時,都是打算抓住閣權、兵權、財權,施展大政,盡用東林
地方上,也是和何騰蛟、袁繼鹹等人書信往還,彼此心中都是底氣十足。
不過,以錢謙益在官場中的經驗,門路是越多越好,當下一聽吳偉業說完,便是肅容道:“既然如此,就到我書房中去,如何?”
“客隨主便。”王鐸一笑,道:“一切聽牧老安排。”
此人雖然文才早顯,在江南一帶也素來有名,但以前處事說話都有點拘泥,此時倒是瀟灑自若,顯示出與以往完全不同的自信出來。
就是吳偉業,詩才是沒的說了,平時卻瞧不出有什麼特別來,現今來看,卻是說不出的儒雅風流。
就是餘懷,也是讓人瞧著與往日不同。
這三人,一個個都有一些變化,單獨來看,沒有太多不同,但三人行走在一處,就能明顯瞧出與往是不同的氣質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