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方 第一百一二十五章 南京(13)(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五章南京13)
皇太子回到南京後,留都之中在前幾天內都是十分的緊張。
畢竟眾人知道,太子已經不可複製,立有大功,在皇帝心中十分重要,在淮安還有一片小小基業,身邊還有靠的住的東宮衛率為武臣,有李邦華和王鐸等文官班底。
文武並重,再加上皇太子的身份地位,除了劉宗周等腦子不大好的,恐怕也沒有太多的人想和皇太子過不去了。
什麼祖制規矩全是屁話,現在這功夫,南京城中爭的就是中樞權位,就在這幾天功夫,可能就是堂官還是大九卿或四品京堂的分別,對有些人來說,甚至是入主內閣還是啃老米飯的分別,熱衷不熱衷的,又豈能無動於衷?
權位之爭,叫人著魔之處就是在於此:要麼就是手掌實權,生殺予奪,要麼就是仰人鼻息,受人擺佈
在奔走鑽營的人群之中,錢謙益就是很醒目的一個。
早在近十年前,他就有資格有名望入閣,但就因為他被人感覺是一個勁敵,不是願意甘居人下的人,所以溫體仁略施小計,錢謙益就回家啃老米飯去了。
而且,在崇禎心中留下很深的惡感,導致後來賣了不少良田,湊起兩萬銀子的鉅款進京活動,又打通了周延儒的關節,仍然沒有辦法起復。
最多是允他冠帶閒住,保留禮部侍郎的級別,別的想頭是斷然不要有了。
原本是絕望的局面,特別是皇上南遷之後,錢謙益更是斷了想頭。不料運氣來了便擋了擋不住,史可法輕輕巧巧一句話,他便已經官復原職。
這幾天,不知打哪兒傳出來的傳言,說是朝廷將要有大動作。不管真假,南都裡稍有身份的就都是到處亂跑。
打聽訊息,互作聯盟,總之是鬧了個沸反盈天。
錢謙益是誰也沒找,除了和高弘圖略作示意之外,就只青衣小帽,去了一次史府。
現今這時候,巴結好了史可法才是最要緊的
不過,去的效果卻不大好。
入閣當然不必談起,史可法自己都不知道內閣何時重開,自然也談不上援引錢謙益。以史可法私心來見,錢謙益長袖善舞,為人又不古板拘禮,素有威望,也擅長和稀泥,援引進來,肯定是自己的臂助,但此事又不是他能做主的,也只能說是愛莫能助了。
至於禮部正堂,錢謙益自覺還是有點機會的,不過,不能直中取,只能曲中求。
今日就是他廣下帖子,留都之中,稍有名望計程車子都叫他請了來。
從陳貞慧、候方域、冒襄、張自烈、戴建,再到黃宗羲、顧杲、方以智等,上到進士翰林,下到秀才生員,幾乎是把留都中文才風流又勇於任事,在東林和復社中享有大名計程車子都請了過來,看看名單,足足有一百來人
這麼多成了名計程車子出現在同一處地方,簡直就是聲光無限的盛事一樁。所謂虎丘大會,也就是這麼一群書生聚集在蘇州,商討國事,正顏厲色的扯淡一通後,再會文,寫詩,填詞,和相好的姑娘玩樂一通,就這樣,已經是舉國讀書人十分羨慕的風流雅事了。
要知道,當時可沒有什麼玩兒的東西,也沒有影視明星什麼的,能填詞寫詩,甚至是話本小戲,就是一流的明星人物,地方誌上和文人騷客們刻印的本子上,能與這些風流才子們有所交結,也就是值得大書特書計程車林佳話。
也就是以老錢的江湖地位,才能召集起這麼聲勢浩大的場面
當然,光是錢謙益的話,可能也會有人婉拒,有人不以為然,但有了錢謙益的那一位雖說是如夫人,但聲光還在正室夫人之上的“河東君”,錢謙益才能這麼呼風喚雨,十分得意
到了正午時分,錢謙益府中三開間的大花廳拆了門窗,全部擺上了酒席,外頭就是幾臺小戲,演的十分熱鬧,錢謙益穿著繭綢道袍,麻鞋布帶,頭頂幅巾,配上中等偏高的身材,保養得體的體型,加上玉面長鬚,人也顯的十分的瀟灑漂亮。
今日大會,必定會聞名一時,甚至流芳千古,所謂的“蘭亭集序”不過就是一群文人騷客聚會,寫出那麼一篇文字來,千年之下,還是十分風雅的美事
“朝宗,你可寫得了?”
“唉,還沒有,一時詩思枯竭,筆下竟不能得。”
“那麼,闢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