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4章 最大的秘密(第1/3頁)
章節報錯
白雲山為南粵名山之一,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稱。山體相當寬闊,由30多座山峰組成,為嶺南省最高峰九連山的支脈。
這座山並不算高,主峰摩星嶺高382米,因其不高,又風景秀麗,更兼在白雲市區,峰巒重疊,溪澗縱橫,登高可俯覽全市,遙望珠江,前來遊覽的人絡繹不絕。
相傳是晉代人葛洪曾在白雲山煉丹,著有《抱朴子》這部道家名作。
1938年,白雲山遭受浩劫,山上的道觀寺院,被洗劫一空,連同山崗樹木都全被毀壞,只剩下“天南第一峰”牌坊和部分寺院的斷壁殘垣。
解放後,新建了不少景區,86年通了纜車,遊人如織。
林笑笑和王林坐車進了景區,就沒有開車上山,而是乘坐纜車上峰。
纜車緩緩向上。
暮春時節,天氣晴朗,山間白雲繚繞,蔚為奇觀,白雲山之名也由此得來。
王林正自觀賞美景,纜車已經到站。
林笑笑帶著王林走了一程,眼前出現許多的石碑。
“這是碑林?”王林道,“我聽說過花城建了個碑林,就在白雲山上,只是沒有來過。”
“是啊!你還真是厲害,什麼都知道!”林笑笑道,“這裡就是老白雲寺,舊寺被毀了,就建成了碑林,這裡剛剛開放呢!”
“哦,你帶我來看碑林,學習古人留下來的詩詞歌賦,吟頌文章。”
“嘻!”林笑笑道,“你對這些東西也感興趣?”
王林道:“也?你也感興趣?看不出來啊!”
林笑笑撇撇嘴:“在你眼裡,我是個什麼也不懂的人嗎?未必我只知道貪玩?”
王林道:“那倒不是,你做生意就挺厲害的。”
林笑笑道:“放蕩不羈只是我的外表,文藝感性才是我的內在!”
“……”
如果望文生義,看到碑林兩個字就直接與冷硬的石碑和漫漶的刻字聯絡起來,那就大錯特錯了。
花城的碑林不同於我們從長安碑林或者任何其他地方的碑林裡獲得的那種千篇一律的古板印象。
這裡的碑林沒有圍牆,也不在市中心,甚至不在城市裡,而在山上。與國內著名的不著名的其他碑林絕對不同,花城的碑林是一處樹木比碑碣更多的山林。
碑林在白雲山近頂處的山坳裡。是山中有廟,廟中有神的想象之境的一次具體實現。過去這裡也確實是廟宇,廟宇譭棄以後幾經輾轉波折最後建成了碑林。
這一片在寺廟遺址的基礎上建成的遍佈由下而上的整個山谷中的森林建築,錯落於高高的樹冠和紛紜的藤蘿之下的悠然庭院和起伏碑廊,儼然有理想中、有想象中的禪境畫意。
不必細究碑碣上的文字,只看這些碑碣所在的環境就已經足以讓人留戀不已。在這樣的環境裡,所有的碑碣不論是哪個朝代寫的什麼,如今都已經從形式感上成了人與自然和諧相伴的象徵。
順著山勢向上到了山谷中一塊稍微平展的位置,有一處門外有大樹,門裡有濃蔭的庭院。
這裡,藤如蛇,纏著碑;葉如傘,蓋著碑。
一進院落一個高度,每個高度之間都有迴廊連線,都有荷花缸和金魚池;精巧迴環,雕樑畫棟,又處處與周圍的山林相應相合。
王林暗暗稱奇,不知不覺之中就感覺自己已經進入到了理想中的桃園。
不遠處的廟裡,傳來清脆悅耳的鐘鼓聲,給這個園林更新增了幾許靜穆。
王林穿著一件襯衫,剛才一路走來,微微有些熱,但進了這裡以後,遍體生涼,跟開了冷空調似的涼爽。
他正端詳石碑上的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