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 大國有輕工【求訂閱月票】(第2/3頁)
章節報錯
每片護翼衛生巾,賺5分錢,300億片,可以賺到15億!
國內衛生巾市場的發展潛力還沒有開發出來。
以後每年的增長都是可以預期的。
這樣一個大品牌,吉姆居然想用10萬美元就買下來?
他真是想得美!
這些人真以為王林是暴發戶,不懂得品牌的寶貴?
王林開價100億,還真不算貴。
愛晴柔這個品牌現在是國內第一,國際貿易也做得大,只要經營得當,100億賺回來也只是時間問題。
我國的衛生巾產業發展,經歷過幾個重要的轉折階段。
1982年,我們從東洋引進了第一條衛生巾生產線,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我們國內的女性開始知道衛生巾。
隨後,民營企業開始做自己的品牌,比如說安爾樂等,這些品牌創辦於1985年,也已經是老牌產品了。
其實一開始的時候,這些國產品牌的銷量都還不錯,曾經拿下國內四成的市場,但在90年代,當保潔花王等品牌進入我們的市場之後,很多企業直接被衝擊。
就是這個時候,護舒寶、嬌爽、蘇菲等產品進入大眾的視野,在一二線城市紮根。他們透過各種營銷方式推廣產品,同時線上下做促銷,甚至抱團取暖,一起擠壓國產品牌的生存空間。
而當時的國產品牌,大多是幼苗,就連最大的安爾樂品牌,企業的盤子也不大。
他們哪裡想到,國外品牌會裹挾席捲一切的氣勢進入我國?
正是這些未知品牌的大量介入導致很多國產企業倒閉,被擠出市場空間,有一些存活下來的也很難做,只能轉戰一些三四線城市的下沉市場,很多人並不知道這些國產品牌實際上早在30多年前就已經有了。
外資的品牌優勢強勁,還有充足的資金作為支援,所以才能霸佔我們的市場這麼多年的時間。
我們的市場是非常巨大的,自然也就會衍生出許多的需求來,很多企業找到了細分領域,打算從這些地方入手。
國產品牌的優勢其實也是比較強的,其中最大的一點就是成本低,可以做到特別高的價效比,這是很多外資企業所不能比擬的。
在下沉市場,國內的產品比較多,因為普通老百姓並不講品牌,他們只看中價效比。
在發展中,國內也湧現出一批國產品牌,比如說ABC、千金淨雅、安爾樂、七度空間等品牌,後起直追,從外資品牌手裡搶奪市場。
國產品牌就是這樣穩紮穩打,一步一腳印的走下去,用了差不多30年的時間,才趕超外資企業。
國產衛生巾品牌的奮鬥之路,走得實在艱難。
王林從一開始就走自主創新之路,走原材料供應鏈之路,就是不想讓外資掐脖子。
被人掐脖子的風險太大,別人一旦對你實行制裁,那後果不堪設想。
如果自己的嵴梁挺起來,那麼後果就是完全不一樣,王林能夠擁有話語權,不可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戰爭一起,封鎖就是全面的,沒有道理可講。
但是,像老大哥那邊買不到衛生巾的情況,在我國絕對不可能發生。
因為,大國有輕工!
現在有了王林,我國的輕工產業就更進了一步。
在衛生巾產業,愛晴柔已經佔領了一二線大城市,正在向三、四線城市擴張,下沉市場也很重要,對國內品牌來說尤其重要。
王林對國內的消費品市場有著極大的信心。
消費產業有這樣一句,幾乎被奉為準則的諺語:得女性,得天下。
在這樣一個消費品更迭飛快的年代,如果說女性可以一個月不買新衣服和化妝品,但一定不會忘記每個月補充最重要的庫存——衛生巾。
女性的經期和衛生巾向來被看作一個私密的話題。儘管衛生巾幾乎是所有1450歲女性的必需品,女性朋友們羞於分享,男性朋友們也視之為神秘領域。
這樣一個需求剛性、抗週期性強的大消費品市場,我國的企業不去佔領,就會被外資品牌佔領。
和世界上大部分地區一樣,我國消費者對衛生巾的需求不是爆發式的增長,事關幾代人的消費習慣需要緩慢的培養。
80年代後期,是一段風雨飄搖的孕育期。此時的恆安集團尚未推出耳熟能詳的國產品牌“七度空間”,但旗下的“安樂”衛生巾已經憑藉著產品口碑、廣告攻勢佔領了40%的市場份額。
90年代,外資品牌憑藉先進的技術和豐富的市場營銷經驗展開了勐烈的攻勢,取得了衛生巾領域的另外半壁江山。
衛生巾這種產品,看似生產起來十分容易,買了機器,建了廠房就能生產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