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著名的鞋廠,各派了一個業務代表到非洲某地開拓業務。

不久之後,兩個業務代表回來了。

其中一人向公司老總報告說:“這個地區的人都不穿鞋子,我們沒必要進軍這個地區,因為完全沒有市場。”

另一人則驚喜的向總部報告:“這裡的人都沒有鞋子穿,這裡擁有巨大的鞋子市場!我們必須儘快進軍這個地區,防止被別人領先。”

就這樣,這個品牌一舉攻佔了非洲某個地區的鞋子市場,大獲成功。

我國現階段的衛生巾市場,就好比那片還沒有穿鞋子的非洲地區,王林看到的是一片盎然的商機!

王林馬上召開會議,公司管理層人員,悉數與會。

在會議上,王林拿出已經拆掉包裝的幾種衛生巾,讓大家過目,讓他們摸一摸,然後問道:“你們誰能告訴我,這些衛生巾裡面,哪一片最好?”

大家都指著愛晴柔的那片衛生巾:“這片最好。”

王林笑道:“你們是不是天天和自己的品牌為伍,所以一看到就認出來了?”

大家都笑了。

王林道:“明眼人一看,都知道我們的品牌更好,可是,衛生巾是包裝在包裝袋裡的,消費者壓根就看不到裡面的產品長什麼樣子。對絕大多數婦女同志來說,她們也沒有品牌意識,不知道買個衛生巾還要分種類、分品牌、分好壞。她們到商店購買的時候,因為不是自主選擇,所以大多數人不做選擇,再加上羞恥心理,往往都是隨便買了就走。”

與會人員不笑了。

王林一針見血的提出了衛生巾滯銷的原因。

從申紡廠分流出來的職工,王林全部拉到了這邊來。

張瀚、李文明、高鵬、馬紅才等工程師也在這裡。

這幾個工程師,王林是要大用的,因此希望他們通曉衛生巾廠和服裝廠的全部生產流程,將來可以從這四個人裡面,選出可以通盤管理的高階管理人才出來。

這四個工程師裡面,只有張瀚見過王林幾面。

每次見面,王林都給張瀚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一次春節開工,申紡廠車間出現機械故障,張瀚和趙衛國等人,都沒能排除故障,結果王林一戰成名,自從,張瀚記住了王林。

第二次是三八節技能大比武,王林獲獎,再次讓張瀚刮目相看。

第三次是劉玉大鬧車間,王林和李文秀趕來,一巴掌呼過去,打懵了劉玉,也打醒了劉玉,打掉了她的嬌氣和做作。

可以這麼說,張瀚現在能和劉玉修成正果,定於年底結婚,王林那一巴掌功不可沒。

張瀚是個謙虛的人,他敬佩一切有實力的人!

王林無疑擁有超強的實力。

他從一個機修工人成長為申紡一廠的副廠長,很多人都不服氣,但張瀚服氣!

劉玉知道王林賺錢的故事,也會說給張瀚聽。

儘管劉玉說的話,都是諷刺話,但張瀚卻敏銳的鋪捉到,這個王林是個人才,是一個商業奇才!

每個人術業有專攻,王林的厲害,不僅是機修技術,更是商業運作!

所以,當張瀚看到王林如此成功,當上了老總,又當上了副廠長時,他反倒為王林感到由衷的開心。

王林的成功上位,足以說明,只要你肯努力,哪怕你是一無所有的草根,你也能獲得成功!

王林的成功,讓張瀚看到了自己未來成功的希望!

這次申紡一廠分流,當週伯強詢問張瀚的意見時,他很平靜的同意來到分廠,因為這是王林在主導的工廠!或許換一個池子,他也能像王林一樣,鯉魚躍龍門!

聽到王林提出衛生巾滯銷的憂慮,張瀚舉手發言。

“張工,有話請講。”王林對有本事的人,向來是禮賢下士的。

張瀚道:“王總,請恕我直言,供銷社的銷售模式,並不適合我們這種品牌貨的銷售,供銷社相當於大鍋飯,只要是國產的東西,都是一股腦的擺上架銷售!和大鍋飯一樣,泯滅了個性。”

王林緩緩點頭:“張工所言極是。我請大家來,就是想請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商量出一個扭虧為盈、起死回生的妙計!我們的產品剛生產出來,就這麼滯銷,誰有辦法可以改變現狀?現在國有產品、私營品牌,佔據了市場,我們的愛晴柔品牌,要怎麼樣殺出一條血路來?大家有什麼想法,都可以暢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