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馬上九月份,這樣的天氣和季節還種水稻,種了收把稻草而已,那還不如把那些谷種子留下來吃,估計還夠一個隊吃上幾餐。”

可不是嘛,人家王家莊村民也就是這麼想的,種下去浪費種子不說,而且塘裡的水產作物也會跟著遭殃了。

為啥啊,你想想,莊稼人只要種了水稻,就會自然而然拼了命的想辦法送水過去了。這一送水,塘裡這點水還保得住嗎,呵呵,九龍江都要乾了,結果是可想而知了。

水塘裡這些養的東西也是花了成本的,往後也能換錢換糧食換錢,何苦要勞命傷財,揀了芝麻丟西瓜。

反正這陣子,整個王家莊的村民跟著王成一家子,也都變聰明瞭,大家也都會動腦子算賬。

所以現在大家是目標一致,該休息的時候適當休息,然後等著躺贏。

“楊縣長說的對,王家莊的這幾個大水塘裡,也是他們搞的種植養殖業,所以現在是重點供應這邊的水。”

聽著吳青峰給大家介紹起這水產養殖情況,楊縣長就知道,吳書記沒少下鄉支援農村發展建設。

“這飯都吃不飽,就搞養殖水產,想著豐富城裡人的菜籃子了,吳書記,他們村村民這格局有點大啊。”

另一個公社書記很不服氣,帶點嘲諷的情緒說道。

一個農民會想出要豐富城裡人的菜籃子,這詞用的倒新鮮,不過這主意準是你吳青峰自己出的,考慮你自己的菜籃子吧。

這位書記這話倒是說的有點道理,連楊曉劍都有點認同了。

也難怪大家不信,這詞是王成從前世帶過來的,當時也是順口就說了,用在這溫飽都沒解決的年代,確實有點不合實際。

這主意更是王成出的,吳青峰真沒想那麼遠,他目前也只能考慮著怎麼解決整個公社的吃飯問題,當然人家大隊長有好點子自己為什麼不能支援。

“不不不,是我沒這格局。這還真是他們王成隊長安排的,我支援就是了,畢竟人家王家莊是肯定能吃飽飯了。”

吳青峰正跟大家各種解釋的時候,王成和劉雙喜趕過來了。

剛剛一下來,就有村民眼力好,遠遠認出吳書記來了,還帶著一群人下來了,來的都是啥人,大家肯定都不知道,反正趕緊扛著鋤頭去喊隊長書記就是了。

剛好王家莊倆大隊幹部正在地裡頭看大豆呢,順便討論下啥時候收割,離水塘這邊不遠。

聽說來的是一群人,公社幹部就那麼幾個,咋下鄉也不會是全部下來啊。

這麼一分析,猜也猜得到肯定是上頭來人了,你看,還好幾個是陌生面孔呢,倆人趕忙小跑幾步過來了。

“吳書記,你咋來了,下來也不打個招呼。”

“別跑,慢點,來了再打招呼也一樣嘛。”吳青峰等兩個人緩口氣了,才給大家一一介紹起來。

“來,我給你們介紹一下,這是楊縣長,今天特意來咱王家莊考察。”

大家逐一握手,然後幾個人目光都集中在了王成身上。

“我咋看著你這麼面熟呢,總感覺在哪見過。年紀大,這記憶力真是不行啦。”

楊縣長拿下草帽扇扇風,盯著王成思考著啥。

有些人套近乎,就愛先找個話拉近關係,比如我好像見過你啊,看著面熟啊。不過人家這是縣長,應該不至於需要拉著自己沒話找話吧。

王成也趕緊調動原主的記憶,自己真沒見過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