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說越來氣的委員長看看自己眼前一個個目光有些躲閃,甚至低著腦袋的將領,再想想人家八路軍部隊的所作所為。

那傳回來的李雲龍,孔捷,僅僅團長和支隊長,就能打出的諾大的勝仗。

他越發的覺得可惜,那麼多虎將,能打仗的精英,怎麼都跑到八路軍的陣營裡去了?

當然了,國軍裡邊倒是也有長臉的。

比如35路軍的指揮官傅司令,此次趁著八路軍與日軍交戰,一舉奇襲了駐蒙軍的大本營包頭,打了不小的勝仗。

委員長對此自然是大誇特誇。

只是這些戰績比起八路軍所打的這一場場勝仗,就有些不夠看了,光芒全部被遮住了。

“娘希匹,打!乘機在正面戰場發起主動進攻,打日軍一個措手不及!”

向來自以為是軍事行家的委員長,在火冒三丈中下達了命令。

於是……或許是被八路軍打的一場場勝仗給饞紅了眼,正面戰場的中央軍向日軍的防區發起了進攻。

於是……小鬼子高興極了,原本因為慘敗於八路軍手中,顏面盡失,正想打幾場勝仗重新鞏固帝國的軍威呢!這中央軍就來了,當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

於是……前後不過三日,統共三處戰場,六次戰役,中央軍先後動用超過三個師的兵力,結果慘敗而歸,戰損3000有餘。

於是……屢戰屢敗的蔣軍,這下子被打老實了。

很明顯,哪怕是日軍已經是瘦死的駱駝,也不是他們能夠欺負的。

作為遮羞布的宣傳,倒是散佈的很快:

美名曰:

為了配合敵後的八路軍的作戰,我中央軍部隊於正面戰場向日軍發起主動進攻,全體官兵奮勇作戰,殊死相搏,激戰三日有餘,迫使日軍全面加強正面防線,牽制了大量日軍,導致其後方兵力空虛,大大的策應了敵後戰場的推進。

聽這話的意思,就差說八路軍能夠在敵後打勝仗,全靠著我們中央軍在正面戰場的英勇作戰了。

八路軍前敵總指揮部。

當副總參謀長將蔣軍方面發行的報道緩緩讀出之後,幹部們一時竟無言以對。

大家還能說些什麼呢?

人家蔣軍說正面戰場發起的進攻牽制了日軍的兵力,掩護了敵後戰場的作戰,那就也算人家一份功勞唄!

……

“娘希匹!

!”

多方進攻慘敗之後,委員長罵得很兇,被現實的骨感打臉的他也終於意識到,八路軍能夠打勝仗似乎並不是因為日軍太弱。

至少他們眼前面對的日軍,依舊強的讓他們無從下手。

如此看來,這正面攻勢是行不通了,只能另想辦法法。

什麼辦法呢?很快就有人向委員長進言:

“百團大戰結束之後,日軍就已經將很大一部分重心轉到針對敵後的八路軍部隊的戰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