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黑深邃的天外,一抹金陽遊動。

那是陳嶼身外所化光芒,將黑霧驅散在外,不敢近前。

但見去,能看到一縷縷銀青色澤流轉體表,於衣衫皮肉間浮現。

顯然,這是一具分身。

如此般化身存在,陳嶼在天外中投放了許多,循著直覺,從精神界域處啟程向上下四方而去。

如今造化孕育無窮,隨著對深層與宇外的探索和認知,法象翻轉間反饋無數。

法力奔湧,再無枯竭之憂。故而這等在以往看來得不償失、消耗極大的做法便成了尋常,可信手拈來,輕而易舉。

分身之術也被他演化做神通,此刻用出,倒是不失神異。雖不似最初時候意識都共享、主次不分,但仍舊有足夠的意念去駕馭,內裡積蓄的法力更是磅礴,洗煉一體化身,使之如金鐵堅硬,縱然橫渡天外亦無不可。

數十具化身分身被他扔出,去往天外各處探索。這一回他不打算中途撤掉,主體這邊有法象在,每日的修行已經漸漸變作參悟各種事物,從天到地,從雲霧到花草,一切都被觀覽眼中,化作一縷縷烙印鐫刻於法象光輪上,又衍生無邊妙處,造化永珍。

於是分身再多也不存在散失力量,更何況有意識地壓制了分身的念頭後,待到回收時也不會出被繁蕪龐然的資訊衝擊。

這次,他想著讓分身自由飛遠,直到真正有了收穫才會停下,崩碎後作虹光穿透天幕,借道潔白空間及時傳遞,如此也能縮短些距離,減少資訊的丟失與磨損。

若從有一頂端,俯瞰去,就能看見一個個或是赤色、或是金色的小點在漆黑一片的天外天中飛動,如同夜幕下的螢火蟲一樣細微不可見,卻又散發出蛛網似的精神網羅,探入四周不斷撈取著什麼。

絕地也好、險境也罷,對法身已成的陳嶼而言,天外天中自然凝結的那些稀奇古怪之地已經算不得險惡,大可捕撈在眼前細細一觀,以求增長他對天外天越發深厚的瞭解。

與此同時,這些或許會有的收穫也將為之後他安排精神界域做下鋪墊。

而在所有分身的中央,隔了一片巨大的空域——這裡早早被陳嶼探索完全,已經打了不知多少口空洞,撈了成千上萬的原石,無需再捏出分身去浪費。

金燦燦的精神界域靜靜矗立,陳嶼主身便立在這裡,望看向內裡,其中原本盪漾著厚重銀光,業已不見。這些因為轉化外界黑霧析出的精華不知是被界域本身吞吃,還是融入了那些悄然漲縮的意識星辰之中。

總之,能看到無論前者後者,都比上數月前又凝實了些許。

尤其在他朝著界域注入更多造化法力之後,雖然外表看似沒有膨脹多少,但內部的空間卻隱約得到拓展,這一點從那些星辰乍一看比之前似乎還小巧一圈就能看出一二。

陳嶼能感受到界域於自己的精神間存在緊密聯絡,那是一種清晰的親近感,而界域也在一次次法力灌注中,承載能力得到極大提升。

可惜,這種提升雖巨大,相比自己的意識星辰壯大速度仍有些滯緩,這使得界域至今依舊無法容納他那一顆龐然大物。

塞不下,他嘗試過,一旦強行便會令界域出現裂紋,甚至影響到內部已經穩固下來的所有星辰。

那幾次震動不斷,波及現世,讓得三巨頭渾渾噩噩、萎靡了許久。

之後陳嶼放棄了將自己的意識星辰裝入其中,至於再另行打造……同樣難以做到,玉瓊天根只那麼一株,黑珠也用盡。

如今想要打造新的界域,就只能鑽研黑珠的構造,仿造著自己捏一個出來,或者透過陣法模仿——而天外天中雖然能以精神凝聚靈文術陣,威能效力卻與現世不可比擬,小了不少。

最後他能想到的,大抵是繼續深挖那片潔白空間,利用天幕之上已有的,去嘗試將意識星辰埋入。

好在他也僅僅只是心中好奇,對處理自己的意識星辰並不著急。畢竟只考慮後來者能出入天外、甚至達到觀察意識的境界估計還要許久許久,他有足夠的時間去琢磨,在這之前將自己懸掛天外的意識星辰處理妥當。

……

入秋後,冬月轉瞬將至。

這一年冬日比往年暖和一些。陳嶼關注分身探索天外之餘,也在星宇邊緣照貓畫虎扔了兩具分身,一個繼續收集宇宙中各種輻射,取樣後以法象去解析,或有所得便會融入自己的神通中,讓得重山煉水神通又多了幾重山水,重重疊疊防護之能增幅了些許。

另一具則肉身去渡,試著能否直接飛往月星——當然,最重要是看看離開了母星後法力、精神等層面會否出現變故。

包括法象在內,如今的他一切都來自母星之中,而在宇宙,至少如今發現無法出入天外、深層,彷彿那千層餅似的世界構造僅限於腳下這枚星辰。

不過陳嶼心中亦有另一種猜測,懷疑宇宙中同樣存在界壁,有天外天等構造。

只是或許因為某些緣故,比如毫無靈性、界壁堅硬難尋等,這才無法發覺。

當然這一切都只是猜測,分身遠去月星便是一次驗證,再者他也想看看離了自己主身後,成就法身境界的他所分出的分身到底能出離多遠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