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變大(單)(第2/2頁)
章節報錯
“嘿!屠夫欺人太甚!”
建康,皇城內,此刻的大陳開國之君陳慶忠口吐芬芳,顯然同樣對宋義雲無甚好感,看著下方摩拳擦掌的眾將,又想到今幾月來依賴文頌一眾文臣竭力,將治下的百姓與土地調理得井井有條,秋收後穰穰滿家,府庫糧倉亦是滿載。
於是心頭一定,大手一揮。
大軍開拔!
雖立國,卻年號未定的這一年,南朝五國並立,終於按耐不住,以西魏東征作為爆發,拉起了一幕幕大戰。
與此同時,正在諸多勢力為了那天下共主的寶座打得你死我活時,另一群人也終於登上了舞臺,於亂世洪流中顯露出幾分蹤跡。
……
大軍行進,武州風波漸起,靠近的臨安府也有無數人惴惴不安,在戰火蔓延前尋找安穩之地。
孫小河不擔心,一年多前他們就搬遷離開了故鄉,即便當時很不願,族中姑嫂們哭成淚人,但收租子的吳老爺可不在乎這些。
總之還是離開了。
陰差陽錯,如今來看反倒是件好事。
聽說後來黃老爺不知怎的得罪了從南邊兒來的另一個大老爺,灰頭土臉跑了沒影,現在那鄉子估計已經是吳老爺的了。
當然,黃老爺也好,吳老爺也罷。對孫小河沒影響,他們都背井離鄉跑到山裡來躲著了,想必也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樣管到自己。
少年郎趕著羊,同行兩人,皆是一起離鄉遠遷的自家同族。
中年漢子輩分高些,另一人則算他的叔爺,眼前百來頭咩咩叫喚的羊都是他老人家一手拉扯大的。
聽他爹說,當時走的時候叔爺喊得可大聲了,死活要把羊羔和種羊帶上。
最後看在叔爺有一手好育種法子的份上,族中老太公勉為其難點頭同意。
叔爺的手藝在族中很是高超,飼養的羊乃十里八鄉出了名的肥碩,所以哪怕幾十年來獨身一人,脾氣又臭又硬,族中旁人真遇見了,也都得恭恭敬稱呼一聲。
尤其在他們從大益縣遷出後,往日的許多營生都用不上,這羊毛羊皮羊肉都是好東西,能養活不少人。
孫小河沒讀過書,只知道這門手藝很厲害,於是央求著他爹把自己送到了叔爺跟前,反正他爹的木匠活有大哥學,自己腦袋不靈光,比起跟木頭做伴,還是當個放羊娃更輕鬆。
“到了,河娃,先把羊帶去後山,記得門栓別緊實些!”
正胡思亂想一陣,身後傳來叔爺的吆喝聲,老人家脾氣臭,偏偏對族中的小孩子喜愛,這也是他願意到這邊來放羊的原因之一。
“好嘞!叔爺您就放寬了心吧!”
挑起一旁的長棍,尖端幫著布條和草團,他搖動,簌簌作響。
學著記憶裡叔爺的動作和呼喊,孫小河緩步將一群羊趕去了山背——那裡有新建的羊圈,很大一圈。
地方是叔爺挑的,一開始老太公還反對,不過第一年裡的羊羔足足多了三十幾頭!這讓得族中眾人好一陣欣喜,再沒有對叔爺當初鬧騰的閒言。
鬧得好啊,鬧得多好。
沒這一鬧,那些羊羔估計都被當做拖累拿去宰了製成乾糧。
甚至有人後悔,早知道叔爺手藝這麼好,離開時就該多帶幾頭母羊的。
然而實際上,叔爺也心頭古怪,這羊羔生得可是利落,一個個精神抖擻,好似吃了仙藥。
當然,這一切在外人看來都有賴於叔爺的手藝。
孫小河也這麼認為,這一年多來,羊群越發壯大,自家也得了兩條羊腿,那肉質格外鮮美。族裡吃過的人都說好,縱然老太公都吃的滿面彤紅,連著幾天裡遇人就豎起大拇指直誇叔爺。
“有手藝真好啊……我什麼時候才能學會叔爺的手藝?能養出那麼能生、還好吃的羊來……”
噠!
剛關了柵欄,天色已晚。
他走了沒幾步,還沒走過山背,腳下感受到一個石子樣的東西,硬邦邦,險些崴了去。
低頭瞧看,一枚拇指長短的六稜水晶靜靜躺在泥灰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