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三章 登山難(單)(第1/2頁)
章節報錯
考慮到曾經遊歷時見到的各種鄉野破敗小道觀,風吹雨打一久,凋敝無比。尤其山上本就多蟲蛇,長時間不沾人氣,指不定成什麼模樣。於是蔣勤安和嶽海平上路前先聯絡了城中有名的石木匠。
“先問問價錢和工期,到時陳道友還想在山上長居,再讓他們上去拾掇修繕。”
嶽海平點頭,不過又補充了句:“可要將賬目先賒在觀中?”
“等陳道友回來吧,如若是雲遊初歸的話,料想餘錢不多,海雲觀墊付便是。”
哪怕不提對方二流龍虎的武功,便是一身深厚道學經義以及與二人的關係,他們對墊付些許修繕的銀錢都無異議。
兩人收拾妥當,出城去,剛到路上就瞧見官道的行人多了不少,南來北往,多是揹負武器的遊俠,以及一陣陣帶起滾滾煙塵的車馬商隊。
蔣勤安與嶽海平對視一眼,腳下略微加快。
……
二人到了山腳,才發現此地堪稱人山人海,山腳邊的林子被剷平,入目盡皆是一床床帳篷,有馬車停靠邊緣,行人攀談左右,人聲鼎沸。
挑目觀之,甚至能瞧見幾家賣糖果小吃的攤販推著木輪車,骨碌碌穿插往復於諸人之中。
“武夫不少。”
蔣勤安判斷到,他乍一看就打量到十好幾的練家子,臂膀粗大、掌扇有力,衣著也不怎麼遮掩,露出自家來歷標識。
當然,更多的人隱藏暗中,販夫走卒盈滿視野,說不清此刻身前到底多少人身懷絕藝,又有多少複雜心思。
嶽海平向前,手中懷揣三尺青鋒,尚未出鞘,卻短短几十步,打下四個扒手竊兒,又一腿將阻攔面前滿臉寫著心懷惡念的粗漢踢倒,看也不看,徑直走向山巒。
蔣勤安跟在身後,對師兄的性情早有預料,到底在外歷練了幾年,打過人、見過血,也遭過道,不覺得對方的手段不合時宜。此地魚龍混雜、人物形色有別,退讓反而會失了心氣被視為軟弱可欺,正該快刀斬亂麻。
蔣道士途經那咧牙喊疼的粗漢,快步跨了過去。
兩人山上,山道上也全是人。
林子裡、巖壁上,翻找靈藥寶物的太多太多,還有幾口石穴溶洞,被大家族與江湖門派佔據,插上了旗子。
不過等他們又往上走過百來步,頓時少了大半,同時腳下溼漉漉,兩岸巖壁凸起高懸,看得人驚悚。
“怪哉,貧道可不畏高處,怎個也覺得這幾十丈的地方看得腳下發軟。”
“師兄,小心足下。”蔣勤安一邊說著話,一邊往兩側看,明明腳掌輕鬆落在山道,平平穩穩,但心底卻直冒涼氣,尾椎骨一陣發寒。
“這路……好生險峻。”
險峻嗎?聽著耳畔被呼呼風嘯吹得斷斷續續的話語,蔣勤安本能的感覺到一絲古怪,記得以前的路不這樣。
這時候念頭升起,他流露思索,許是一年來久無人行的結果,草簇齊人高,映襯之下自然顯得兩岸山勢巍峨險峻。
雙足用勁,氣力震盪在腿部,總算平緩了些,那種莫名的險惡感稍稍舒解。
抬頭望,山路蜿蜒,行了不到一半。
“要不,午後再來?”
正當他心頭縈繞起一股退卻時,嶽海平已經開口,只見這位龍虎交濟的武道人用袖口毫無形象地擦拭似有似無的汗珠。
滿面疲累。
“太高,路太滑,許久未來此山,山石散落到處,踩上去稍不注意就會跌落。”
話音入耳,本不覺勞累的蔣勤安竟也覺得腿腳發麻,嶽海平繼續說到,言稱一路走來沒有看見半點仙藥寶物痕跡,想必之前的濃霧只是天象使然,一場意外。
霧氣剛散,這兩日還是先等待水氣烘乾再上山,會更輕鬆些。
兩人交談,起初還緩步上行,慢慢就愈發覺得痠軟,明明平緩的坡地,走起來卻格外艱難。
一抹幽光閃爍,浮動在兩人身側。
他們倒是不覺有意,念頭不斷湧出心海,讓人生出退意。
又半刻,終於停下歇息,山道前不遠地方還有幾人同樣歇腳,靠近了聽,原來大半是老獵戶,有些還從外縣而來,想採仙藥,為搏個富貴。
此刻都在抱怨,或是說山林幽深,山勢陡峭,或是踢踏著石子,說尖銳割腳。
越聽,蔣勤安與嶽海平也覺的確實如此,紛紛開始附和,你一言我一語,讓得神思裡那一段‘登山’的念頭更加淡化。
“過兩日再來!此時哪怕真從山上摘採了仙藥,下山後肯定會被圍而攻之,還需謀定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