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預感,下一層次的重點將不再是靈性,而在於法力與肉身。

抬頭往,天外無窮,世間無垠。

“法融於身,靈融於法,萬法萬化歸於一……將無物可阻。”

三法合一的潛力遠不止當下可見的這些,靈性確是一切基礎,卻也需要各種枝椏去彰顯繁茂。

三法合一正是其中最粗壯的枝幹!

摩挲著竹簡,腦中浮現構想。

但見竹簡上一如《雷劫篇》般燒錄三個方正小字:逍遙篇

……

山上在修法,在日益精進。

山下的事亦漸漸有了變化。

章和二年的最後一個月,年關將近人們卻沒有多少喜色。

梁廷的淪陷實則出乎所有人預料,不是各方簇擁大梁,而是這一日來的太早太快,野心家還在野心勃勃,只剛剛開始廣積糧,未曾反應就迎來最大的變故。

建業再次陷落,亂賊闖入宮廷,將皇城糟蹋得遍地殘垣。

大掠三日,死傷無數。

北齊在幹嘛?北齊自顧不暇。

秋收之後,北原大漠的遊牧與夷狄打著秋風就來了邊關,悍然叩關,欲要劫掠北境數十府縣。

本來此事可大可小,在南征這一大好時機下幾乎可以被無視,搶便搶吧,這群馬上蠻夷來去匆匆,餵飽了就會離去。

相比之下還是南梁富饒的土地更吸引滿朝公卿與齊皇的目光。

然後,大齊起家之地‘鬱林府’毫無意外被破,那裡埋著最早一批立國時候出身此間的王公貴族。…

包括幾位先王。

幾乎算作祖地一類。

如今被破開,茹毛飲血的夷狄可不管這些門道,只要值錢的,掘地三尺也要全數拿走!

挖墳掘棺、破土開墓!

好在這些只是其中部分部族,探明並挖到的大墓不多,其餘都忙著收拾各府縣得來的金銀細軟,顧不上與死人打招呼。

然而齊國的臉上還是被狠狠扇了一巴掌。

雖然少有幾位大人物被掘墳,幾位先王也完好,可遊牧而居、多以天葬習俗的北民此事幹起來沒個輕重,讓滿朝多是世家勳貴的齊國心驚膽戰!

你襲擾就襲擾,挖墳做甚!?

“不知禮!何等蠻橫!”

“陛下!微臣請發兵征討!”

“不可忍啊陛下,胡人作亂鬱林,甚至有列位國公的祖上遭遇不幸……”

群臣哭訴哀嚎,彷彿被挖的是自家祖墳,實則跟他們沒關係,這些人多是後來起勢,非鬱林出身。

有趣的是,作為受害一方的八國公等人反而靜默啞然,老神在在。

挖墳是個技術活,尤其在當事之人不知道或遮住半隻耳當做不知道的時候,如何心照不宣將該挖的墳挖開,不去碰不該碰的,這些都需要豐富的經驗……以及一定的運氣。

隔著京城近千里的鬱林裡,一群不識幾個大字的胡人夷狄自然不會理解這些頭頭道道,一旦發現了墳墓,觀其規模,專挑大的挖!

朝堂上,皇帝不做聲色,八國公耐著臉,幾個想要提出南征要事的剛出列半步就被擠了回去——文臣們紛紛出手,嚷嚷著要教訓這群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