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發現(第2/3頁)
章節報錯
“阿彌陀佛,施主護道技藝高強,此番切磋貧僧自愧不如。”
道人神情微動,心下頓覺好笑,釋教與道門在北齊的爭鬥頗有年歲,自該知道兩家經義道理都迥異的勢力應如何論道。
辯經、論武。
前者多是多個寺廟道觀聚在一起時才會發生,對於他們這種一對一,論武便是上好的法子。於此時,護道之術與釋教武功代表可不止江湖武學,也含有兩家道理在其中,從而一分高下。
論武就是論道,輸了得認!
他剛來,卻也知道不久前此人鬥敗了本地一家道派,背後的廣聞寺藉此大肆宣揚,狠狠壯了聲勢。
如今倒是好生會說,一句護道技藝自愧不如就打發,顯然這僧人不打算老老實實認下。
道人心中漣漪,那雙眸子靜靜看向對方,閃動微光。
僧人低眉,也不知是否真如其所想那般,自顧自口中呢喃誦經,佛音抑揚,繞動在眾人耳畔。
落在外人眼中,僧人已經認輸,不過不知釋道二者間的因由,故而也未聯想到其它,反而覺得僧人勝不驕敗不餒,做派頗有高僧做派。
“……”
道人低下手,正要繼續開口,好生刺一刺對方,卻聽旁邊看戲的邢王走過來笑呵呵充當和事佬。
一句道門傳承不俗,一句高僧佛法精妙,總之兩不得罪——實則如何便只有他自己清楚了。
兩人的房間可是特意吩咐靠近的。
似乎覺得火不夠旺,他又上前。
“哈哈哈,幷州有釋道,武林可安,江湖亦能風浪皆伏。”
“來來來,本王向來慕道,府中親眷也有不少好聞佛理,還請二位細講一二。”
拉著兩人去到大堂,邢王一副求問好學的模樣,讓道人與僧人無法拒絕。
這邊,四王之一的邢王還在給兩家不斷埋釘子。在他看來幷州得亂起來,但不是明面上的,泥腿子們要春耕,要安穩才行,倒是武林江湖越亂越好——天高皇帝遠,如今南邊兒打得激烈,無暇搭理他家這片,正是找些由頭擴充力量的時候。
北地民風‘淳樸’,朝廷素有隔幾年就調動地方兵馬清除江湖禍患的慣例。
幷州武林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鬧得兇了,甚至傳揚到京城裡時,少不得要被申飭幾句。
那才好!
平定民亂,剿滅武林匪人,維穩後方局勢……一切都名正言順。
屆時不用請命,知曉幷州官軍底細的他很清楚,只有王府出力才能真的做出成效來。朝堂與地方上趕著要來求他!
邢王收拾殘局,一旦插手,其中手段花樣之多,毋需贅言。
“去不了邊關,也能幹事。”
他如今暫無反意,兵馬這東西不能多到過於顯目,招兵買馬明面上行不通,但私底下可以搞一搞,且貴多不貴精,適當的習練不可缺少。
拉一批打一批,釋道的人脈關係將被收入囊中。武林江湖馴服得服服帖帖,既練了兵,又能收繳一批財貨,還有許多打手收入囊中。
順帶還能向朝廷再要一筆剿匪糧款。
給不給無所謂,哭窮就行。
可謂通吃。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得兩家鬥起來。
將局勢攪混。
邢王看向正辯論哪家道理更合乎天地大道的一僧一道,面上笑容燦爛,不知想到了什麼。
……
清晨,崇仁縣迎來一捧霞光,照在威遠武館的門匾上。
武館不大,一方庭院佔了大半,剩下三五間小屋,一處伙房。
館主駱威正負手在後,身穿短打,灰撲撲的衣物下是難以遮掩的精悍筋肉。
看著高大,人卻和藹,即便面前幾個年輕人打出的拳頭軟綿無力,也難以作出惡狠姿態,只溫和指點,道出一些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