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助節點構築法, 銅鏡內部散佈著數以百計的靈文節點, 隨時可以排列凝聚出術法。而當洞悉術算力足夠的情況下, 未必不能約束其它術法的打擊方式, 從速度到方位都可自行依據現實情況在極短時間內除錯,自動索敵無外如是。

要說實際效用,於他而言可能不大。

但這種模式讓他腦海中浮現了一些新的想法。

“其實真要成了也不是全無用處。”

陳嶼挑眉,多存一些法力,將銅鏡當做中轉核心的話,沒準能憑藉自由組合的靈性節點釋放出更多演算效能。

唔,再加個自動版崩山術,分潤一隻元神分身配合與洞悉術雙重鎖定,掛上雲梢自個兒就能在附近清理一些匪賊,效率上或許略有不如,但勝在清閒。

說起來,懲惡揚善, 動輒一崩子劈下腦袋,這個組合這個模式總令他有種莫名既視感。

天劫?

可惜是打折之後又對摺的殘次品。

不對,殘次品都算不上,應該說還在鍋裡,都沒出爐。

散去諸多雜念, 洞悉術能不能更進一步還有待驗證,且銅鏡和洞悉術之間的相容性同樣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成不成還是兩碼事,如今想太多想太遠毫無意義。

實際上,銅鏡本身燒錄的節點中便包涵原版洞悉術的組成,可以隨時排列。不過幾月下來改動上千次的全新洞悉術似乎並不能很好的與銅鏡契合。

若強行融入其中,或多或少會難以平衡。

“一旦處理不夠妥當,要麼洞悉術啞火無法釋放,要麼反客為主幹擾甚至覆蓋原有的節點。”

微風吹拂,帶著縷縷溫熱。

身形浮動在空,看了一陣後陳嶼定下神來,輕飄飄回落在地上。

懷中摸出了符牌,不多,即便是分劃多個小陣最後再組合,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完工的。

第一批只帶了二十枚,和以往的符牌不同,這次才用了三夾層結構,中間以法力充當可調控的阻隔,上下各自燒錄有兩類不同的陣法。

簡化了佈置,提高了效率。

一番操作下來,不多時,陳嶼便選定的一處緩坡位置,圈下約莫十步方圓大小範圍,將所有符牌埋下。

為了儘量抬高輻射高度,符牌埋藏不算深,若真有人刻意挖掘,大抵用不了多久就能挖出。

不過陳嶼並不擔心這點。

埋入地下只是為了固定,省得風吹草動被挪移,破壞了陣法穩定。

至於被人發現、被野獸叼走……上下兩層裡一個是最為熟悉的風樞秘山陣,可以阻礙視野、交替光影、錯接幻象、凝聚風力,噴吐風捲等等。從研求出來以後就一直時不時新增一些新的靈文結構,使得最後表現出的能力很多、很雜。

相比之下另一個則要單純許多。乃是剛弄出沒半月的玄壤空感陣。此陣自玄壤空感術改來,而後者又改良自玄感術。

挪移五感、偏轉六識。

但據他實地測驗與親身體會,兩道陣法的效果強度倒是正好相反。風樞秘山陣陳嶼幾乎很難受到影響,玄壤空感術卻能帶給他一定錯亂感,不動用精神力量與法力的情況下,饒是一身氣血磅礴,也難以在短時間內衝破陣法營造出的五感與六識的壁障。

“雖然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但用在此地足夠了。”

陳嶼體驗了會兒,微微頷首,確認這道佈置能夠發揮出他想要的效果。

接下來,就是將整座山包裹起來。再花力氣攏合些霜霧,或者佈置幾處水霧拒針陣之類。

到時候無需多操心,自然而然會有尋仙覓寶之人到來。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