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三章 共鑲義舉?(第1/3頁)
章節報錯
時至五月,在靈液催發下道觀外兩排桃樹新綠窕窕、桃花夭夭,映在眼中令山色多了一絲繽紛。
守清……初聞名號,陳嶼略做回想才恍然,記得在當初法會上曾聽聞,乃是蔣道士的道號。
此間的道號與記憶中有些差異,更是不同於法號、散號,乃道門中真正有所傳承者才能冠及,這些人往往作為一方道脈的嫡傳行走江湖,傳揚道脈學理。至於大多道派的門人子弟,則盡數以名、字,或者某某散人、上士等相稱。
身份關係不太緊密的,多是互念一聲道友。
海雲觀奉的是乾陽道,氣質剛烈,傳聞主脈修持合煞法,食氣飲霞望長生。另有支脈以山符法玩風弄水,畫符祛災。
兩脈相依有百年,如今時局動盪,入世較多的山符法道人漸漸有了盛行於主脈的徵兆。
短短數步路,陳嶼眸光不定,之前在山下所聞所見以自於啟猛記憶中所得的資訊紛紛浮現。
正元觀作為廣庸道首,對府下幾縣內有名的道派多少收集過一二,不算陌生。
過了院門,一道人扎著道髻,身束勁裝而未披道袍,長劍攔在腰際,餘光從上掃過,能見到柄口隱隱帶有微微血垢。
蔣勤安作禮,面上顯露些許疲態,不過笑意不減。許是見到了陳嶼,再看到出塵氣愈發濃郁後,一時有些慨嘆。
“道友隱於山間求道,依山傍水尋霞餐露,可謂真修行也,實屬羨煞旁人。”
陳嶼笑著附和,將人引入院中。
“蔣道長此來可是為何?難不成又有道派要行建齋醮?”
聞言,蔣勤安連連擺手,道:“廣庸地居西南一垂,道派門庭實力皆有限,得道真修更是屈指可數。哪裡承得起接二連三的行建。”
陳嶼這才點頭,確實,財力拮据的道派佔了大半,哪怕海雲觀這等一縣之中數一數二的,也得靠著修持山符法的諸多同門才能養活。
上次九奇廣生諸法行事除去佈局、影響、宣揚等方面的收益外,落在銀錢上的開銷恐怕不會太低,正元觀最近數年是很難再籌備另一場了。
這邊,道人語氣一頓,轉過話頭,“莫說這些個了,此番前來不為別,卻正是為邀請陳道友一同下山,鋤魔衛道、共鑲義舉!”
“……”
驟然到來的慷慨激昂讓陳嶼面色有些古怪。
打眼瞧看過去,面前之人談得上五官方正、劍眉星目,一身氣質出挑,尤其眉目間若隱若現的幾許憂國憂民,更將氣度稱託的令人親近。
山下的局勢竟崩壞如斯,逼得清修道士都要落草為寇?
思緒發散之間,看見對方顯得乾裂的唇瓣,他回過神將雜念按耐,記起還沒顧到茶水招待。
右手一搖,屋裡的茶盅微顫。
——好在及時止住,他不動聲色將掌指下壓叩在石桌上,掌心的靈光黯淡。
一旁的蔣勤安並未注意到這些,在說了一通後稍停些許,沒有等到回答的他正環顧四周,以為這位陳道友還在思量。
對這等隱居修行之輩而言,下山混這趟渾水必然一時半會兒無法作出決定。
對面,陳嶼起身進屋,拿過茶盅與泉水,將早前剩下不多的山茶沖泡。
手上這些還是上一次去給劉師伯送果酒時對方回贈。院後的茶樹仍在生長,距離成熟摘採少說也還有數月之久。
陶杯放下,薄薄青霧嫋嫋升騰。
“山間野茶,蔣道友且先潤潤喉,再與貧道細說。”
“哪裡哪裡。”
幾口清茶入肚,中年道人長出口氣。
陳嶼又去到後院翻找,從尚未培育成靈植的幾棵果樹上摘下幾枚剛催熟不久的山果裝在盤中,紅彤彤沾著露珠。
兩人邊吃邊聊。
直到蔣勤安將事情全盤托出,他這才明白對方到來的原因。
“建業城……被攻陷了!?”
……
元平二年一月,有妖道匯聚山人百四十餘,殺縣主、掘王公墓。
四月,襲擾州衙,號太平,皆臂綁黑巾,世人喚之黑巾軍。
章和元年三月,太平軍東天王李成菘奪取北崖關,進逼建業,梁皇攜妃子南逃靖江府,初九,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