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煞、丹鼎、山符、淨明……

四大法派佔據了此世道門主體,絕大多數道士畢生所學脫不開這四者範圍。

但於某一道上能稱真修的可不多。

“於修行早年行商,後偶有所悟,據傳是得了靈佢文越道君的入夢,短短兩日便明道,蛻去紅塵枷鎖,成就自在。”

走在院內,兩人一邊向著二層小樓而去,一邊談著這位西州有數的道門真修。

於啟孟,於修行。

一位年逾七十的老修行。

聽得出蔣道士對這位很是敬服,雖然對方出身正元觀,而非海雲,但早幾年時他師尊曾帶著一行師徒前往拜會過,道士見面自不免論道一番,最終卻是自家師尊自嘆不如,躬身傾茶,宛若學徒模樣。

“於修行早不在此間,聽聞去了元陽峰上潛心修道,已經搬離了小院。後來被正元觀拿來當做接待道門子弟的地方。”

很快,陳嶼便見到了這處隱於鬧市中法二層茶樓。

[尋遠齋]

渺渺道途,尋而遠之。

陳嶼腦海中浮現出這句,不知在哪本道書上看過,雲鶴觀收錄不多,左右就那麼幾本。

他記得短短兩句後,還有半句。

遠亦求索。

一旁,蔣道士打斷他發散開的思緒。

“走吧,裡面位置應該還多。”

推開門,檀香陣陣。

恍惚間,心境安寧,靜謐如幽潭,雜念盡去。

……

臨近申時,兩人走出小院,陳嶼抬起袖口,挑眉輕嗅。身上還沾染著些許檀香氣息。

“靜齋沒什麼好看的,那是經年老修們的事,自有長輩去管,陳道長不如再與樓中諸位論道片刻?”

門前,蔣道士似乎意猶未盡,早在來時他便預料到身畔這位陳道長所學不淺。

修道看年歲,但有時又不重這個。

套用海雲觀某位道長所說,修道修的是自己,年齡其實關係不大,靈性才是關鍵。

而這位,無疑是他所見最為靈性的道士之一。

雖然能看出道經讀得不多,但偏偏總能語出驚人,令人有所悟,且非空洞白話胡言放肆。

或許這便是天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