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填炁結束後,陳嶼就開始將精力全數放在精神層面,或者說,那一層隱藏在現世背後的灰寂之地。

短短兩日,便進入了十餘次。

去了也不動,就這樣觀察周圍,時而在現世弄一些東西,看看內裡的映照會出怎樣光景。

大多時候都靜悄悄,做著基礎的記錄和了解。十餘次裡也見到過部分特殊的情況,有一些推測,但他懷疑這些變化和靈性有關,而沒有草丹的他無法直接觀測。

只能記在心頭,留待以後。

布咕咕、嘰嘰……

瞬息間,外界紛亂嘈雜的鳥雀啼鳴戛然而止,風聲也平靜,草木搖動依舊,卻發不出絲毫聲響。

彷彿按下了靜音,一切都沉寂。

無聲中,陳嶼又一次來到了這裡。眼前是熟悉的灰沉,色調單一,沒有遍及靈性時的繽紛多彩。

好似全都脫了墨,近前景物與外界一般無二,然而去到稍遠一點的地方,就如同掩上了一層紗布,模糊看不真切。

院外,朦朧一片,山巒一座座好似隱於霧氣中的鬼魅,疊影中,天與地宛若相連一起。

呼——

輕吐一口氣,能見到微小細塵隨著驟然而來的‘風’流動。但多次驗證過的陳嶼很清楚,這不過是錯覺,那些微塵是現世灰塵的映照,此地的推動並不能對其真正造成影響。

流動的只是影,就好比樹下的長影一般,陽光再如何照耀,轉動漲縮的只有影子,樹木始終挺立。

不減分毫,不長半厘。

內外兩景相關,聯絡卻格外微妙。

陳嶼依著眼前所見所聞,將腳下這片僅能以精神力洞悉的地方稱作‘內景’。

而精神包裹周身進入其中的一步則被他叫做‘入虛’。

隱入內景、眼見為虛。

但到底是實是虛,似乎有待商榷……

內景地,可不僅僅只有影。

精神力落下,一抹銀灰纏繞在懷中的木符上,深沉耀目的色澤浮現,三個節點遊動在陣紋之上。

陣紋核心。

如今唯一能讓他直觀感受到靈性存在的事物,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靈性體現而出外相。

不靠草丹,僅用精神力就能觀察到。

將紋路銘記,他試著在外界勾勒,銀灰縈繞在空,不斷升騰飛舞。

嘗試數次,終於臨摹下最後一筆並將之固在眼前。靜待片刻,卻發現毫無特異彰顯出來。

不行嗎。

念頭一動,簡陋的紋理散去。

陳嶼暗道,本想著靠木符上的核心節點來吸引靈性,但顯然沒那麼簡單,他得換個思路。至於直接對著陣紋吐納,他嘗試過,並不能將靈性汲取出來。

內採呼吸術還未達到那種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