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午時,陳嶼手裡掛著兩串木牌。

上面鐫刻陣紋,每一面都由筆刀繪製了數個三才陣於其上。

只需要注入些許炁便可啟用,催發奇異之景象。

這是他摸索陣紋和術法之際琢磨出的應用,在原本單純的刻畫陣紋基礎上又有了不少變化和改良,使得可用性比之先前高了不止一籌。

院後掛著的那輪裝有體外炁種的鏤空木球便是應用之一,能在極力儲存炁種能量的同時,對方圓十丈之內有足夠的覆蓋能力。

除此外,最大成果便要數他手中的這些木牌了。

道門有符,以黃紙為底、硃砂為基。

或是參雜牲畜血液,或是輔以草藥漿汁,作畫之後在風傳閒談中向來是降妖伏魔不二之選。

淨明、合煞、丹鼎三派於此道上比不得山符一派,但也大都有所涉獵,陳嶼早前在方臺閣中翻閱到了不少符法道卷,雖然淺顯不算深奧,卻足以為他揭露足下這方水土在符篆一道上的種種想法和傳承。

如今,他弄出了陣紋,又鑽研了三才陣,距離構築真正的陣法只差一步。可這一步卻困住,始終不得前行。

三才陣乃三道陣紋組合而成的單元。

在預想中,數個這般單元搭配之下未必不能將傳說裡的法陣在現實中復刻。然而事與願違,陣紋之間的衝突還是讓他無法達成最終,在一次次的紊亂爆散中,炁衝起若朝陽下的水霧,消散了不知多少。

好在最後還是想了個法子,他將視線轉回最初的木塊上——無論陣紋、陣法都曾在這上面驗證許多次。

既然直接一個整體搭建不起來,那麼便換個方式。

好比搭積木,只要作為基礎單元的三才陣能啟用,那麼相互組合下總能找到一條放大和選擇陣紋效果的路。

陳嶼砍來樹木,削了數百塊木牌。前前後後花了數日,這才在一地黃木碎屑中將最後一塊木牌刻上三才陣。

攏共成品九十七塊,拋開那些因質地問題被炁沖刷出了裂紋的,剩餘四十六。

每一枚上都有一道三才陣。

是完整的單元。

一開始,他想過一枚木牌鐫刻一道陣紋,這樣組合起來或許能更靈活。但最後還是放棄,蓋因三道分開的陣紋無法勾連牽引相成為穩定,強行用炁和精神力綁在一起亦是無用功。

之後,便是繁瑣卻不顯無趣的拼接過程,這裡面需要他對炁的把控足夠精細才能做到試驗途中儘可能不去損壞木牌。

而這段時日不斷鐫刻陣紋所帶來的掌握度讓他對此駕輕就熟,精神力都沒有用多少便成功搭配出了三套。

過程中只損壞了四枚,最後完好的木牌還有足足四十二塊。

三套切實可行、能運轉起來的,被他以效果作以區分和命名,其中最為完善的是[聚水]陣紋為主的一套,三才陣選擇也大都為此方面,憑著八塊相輔相成的木牌,最終成功將這一能力放大。

細節上略做更改後,他稱其為[水霧拒針陣]。

凝聚水霧,化而為針刺,既可迷敵於外、困敵於內,更能有所攻殺。

當然,實際效果如何還有待驗證。

嘩啦啦!

四四方方的木牌被放在地上,他蹲坐桃樹下,手上開始擺弄。

此刻,面前這棵桃樹枝椏粗壯,花朵縮入的位置多了一個個拇指大的鼓苞,被厚實樹皮包裹,褐色模樣,瞧著有些像上一世吃過的板栗。

陳嶼打量一眼,旋即低頭繼續弄著手上木牌。拉開護欄,一個個擺放整齊,插在樹根周圍一圈。

正常講,桃樹結果在八九月,而眼下這桃樹於靈機催化之下異變,無論花期還是結果方式都與眾不同。誰也不知道何時能真正嚐到鮮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