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價值遠比不上雪茸的蘆參會好摘採一些,記憶裡前身就採過不少,誰知到了自己這裡,尋遍了那麼大一處山澗才得到一株。

配出來的藥膏只夠幾天吃的。

“興許只是運氣不佳,往後再試試。”

正想著,山道外突然來了動靜。

“敢問雲鶴觀陳嶼陳道長可在!”

……

蔣勤安立在觀前,放眼打量身前的道觀,眉目間帶著些許好奇。

青黑道袍罩在身上,留出兩個描有飛雲圖紋的袖口,內襯淺藍衣衫,一對劍眉下雙目神光碩碩。

揹負長劍,腰繫白束,頂戴道巾。

海雲觀乃石牙縣境內的有數的道家觀宇,而位列其當代二師兄、學道近十載的蔣勤安自然不會不知道石牙縣內諸多道觀的現狀。

既有乘風而上者,亦有跌落雲霄者。

只是前者數目遠比不上後者。

眼前的雲鶴觀便是衰敗落魄的一員。

“當初李道長道法精湛,一身護道武藝更是名震廣庸,可惜,可嘆。”

感慨了句,瞧著前方不遠那座略顯清冷孤寂的低矮建築,他神情複雜。

海雲觀中有不少道修都與李道長交流切磋過,有些交情。蔣勤安曾聽聞對方事蹟,心中對其出身所在的雲鶴觀本有幾分期待,不料今日一看,果然已如那些頹敗破落者一般,沒了生氣。

回想來時觀中給到的,如今雲鶴觀登記在黃鱗冊上的觀主似乎是一位名為陳嶼的道修。

年紀不大,比他還要小兩輪。也無甚揚名作為,距今最近的事蹟還是在一年前下山闖蕩時獨鬥一群手無寸鐵的山匪。據說還受了傷。

想也知道,這位新任觀主的武功遠不如李道長,至於道學方面……蔣勤安搖頭不語,不抱太大希望。

唉,又是一聲輕嘆,因為他想到最近時日來的變化,天下局勢動盪不安,如雲鶴觀這般衰敗不再的觀宇太多,往前半月裡他走了大半個石牙縣去送上請帖,卻發現冊上登載的道派觀宇少了豈止四成!

漫漫離殤,何日靖平?

這時,一陣由遠到近的腳步聲打斷了道人沉思,蔣勤安回過神,抬眼望去,眼前頓時一亮。

道袍齊身,恍如雲鶴駕霧,又似眾星拱月,暗沉交織著銀澤,煞是出塵。

再看其人。

悠然,恬淡。

隱然於世無紅塵的氣質在前來的年輕人身上彰顯,對方神情和緩平淡,雙目眼神中彷彿帶有某種奇異,讓人不自主少了煩悶,舒緩平靜下來。

僅是一人行來,卻不由得讓蔣勤安想到了道經上看過的一句:

嚴守內相、恬淡外相。

“真修也!”

心下讚歎,同時散去種種自擾,他神色一正拱手稽了個再正式不過的道禮,雙指前攏,捏掐拇尖。

“貧道海雲觀蔣勤安。”

“雲鶴觀陳嶼,見過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