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二天,前去西南宣讀旨意的隊伍中,多出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前去了解詳情的繡衣衛了。

袁文殊有一點算錯了,他回不了京了,至少目前,官家沒有讓他回京的意思。

要說那也是怪他自己,誰讓他想了那麼個計劃呢?他不在西南誰去完成計劃?

自上次大戰完成,袁文殊就一直在戎州修整,同時他發動了,所有在大理的探子。

就是為了知道高泰的反應,畢竟這次雖說輸了一陣,可對於高泰來說,連傷筋動骨都算不上。

不過一連等了幾天,也沒有不好的訊息傳來,袁文殊就知道,一定是高泰那邊出了什麼變故。

要不然,現在報仇的大軍,應該已經集結完畢了,畢竟這次對高泰來說,算不上什麼大事。

其實袁文殊想的一點都沒錯,自從大軍戰敗的訊息傳回大理後,各地起義軍死灰復燃。

其中會川府更是被包圍了府城,要知道,會川知府石磊,那可是高泰的心腹。

高泰不可能,眼看著自己的心腹出事,但他這一幫忙,那可就不是那麼好脫身的了。

本來這些起義軍背後,就是各種反對他的人在支援,這次好不容易高泰輸了一場。

他們在背後大肆宣揚,一時間謠言四起,此時的起義軍們,就跟打了雞血一樣,都覺得機會來了。

所以一時間,大理疆域內,又回到了烽煙四起的時代,高泰滅火都來不及呢,又怎麼會有時間來找回場子呢?

所以等了幾日後,沒等來高泰大軍出動的訊息,反而等來了大理內亂的訊息。

袁文殊一聽這個訊息,就知道機會來了,不過現在封賞的聖旨還未到。

所以還有時間等一等,此時大理亂象剛現,現在還不著急,等封賞聖旨來了,在行動也不遲。

此時袁文殊緊張的心情,終於是放鬆了下來,畢竟隨時大軍壓境,說不緊張那是騙人的。

這心情一放鬆,就有點想起明蘭來了,尤其是自己之前收到的信,更是讓他心癢癢的。

看到信上內容的時候,袁文殊很是開心,因為事情終於是,回到了原來的軌道上。

明蘭拿到了證據,全旭和如蘭,竟然真的有可能走到一起,這是他之前沒有想到的。

不過他對此倒是樂見其成,畢竟這和全旭成了連襟,那自己得到的更多。

自己在西北也算是有了點根基,這空心的滋味可不好受啊,自己坐困京城,西北是一點插不上手。

關鍵的是,就是有機會他也不會動,畢竟他只是三代繼承人,還有個理國公在前面呢?現在可還沒到,他能說了算的時候。

所以他在信裡告訴明蘭,此時不要有多餘的動作,等著她們母女自己犯錯誤即可。

這次如蘭的事請,要比之前的計劃還要好,他就不信林噙霜母女能忍得住。

之後在信裡一訴相思,總之就是些夫妻之間的私房話,不足為外人道也。

袁文殊現在擔心的,恰恰是錢家的反應,因為按照他的設想,他這次大機率會被調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