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二月······”

輕微一聲呢喃,劉盈便也陷入了短暫的思慮之中。

確如陽城延所說,臘月、正月,算是一年當中,關中最為寒冷、乾燥的時節。

在這兩個月去驅使自發前來,幫忙修鄭國渠的渭北百姓去折柳條、搬碎石,確實有些不合適。

按陽城延所說,讓少府的官奴去折柳條、搬碎石,讓渭北百姓在家裡把柳條編成席,等二月再送到鄭國渠沿岸,當場做成埽,倒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這樣一來,用埽、石磚鋪設鄭國渠上游一事,就該是春二月開始,最晚不到春三月即可完成。

到那時,再將鄭國渠首重新打通,讓渠道被水自然沖刷十天半個月,剛好趕上三月末、四月初,關中春耕的時節。

“嗯······”

“如果不出意外,老爹班師回朝,應該是明歲夏六月······”

稍一盤算,劉盈終也是稍顯遲疑的點了點頭。

“即少府以為當如此,便如此吧。”

“待清掘泥沙、渠道減寬二事盡畢,便遣渭北民壯歸家,於家中編柳為席。”

見劉盈同意採納自己的建議,陽城延只面帶欣慰的點了點頭。

片刻之後,陽城延又做出一副欲言又止狀,似是有什麼話想說,又不知從何說起。

見此,劉盈只搖頭一笑:“少府直言便是,何必做此女兒態?”

見劉盈稍待調侃的發出一聲淡笑,陽城延也不由僵笑兩聲,才面帶尷尬的對劉盈一拱手。

“家上。”

“臣聽聞,建成侯於蓮勺縣外,得屯糧近十萬石?”

看著陽城延故作不知的發出此問,劉盈不由搖頭苦笑起來。

——劉盈此番帶來,並交給母舅呂釋之看管的那十幾萬石糧食,可就正大光明的擺在蓮勺縣外的建議糧倉內!

更何況那十幾萬石糧食,在過去這二十幾天,已經被劉盈當做口糧,給自發前來修渠的渭北百姓,次序發出去了將近三萬石。

作為鄭國渠整修工程的總工程師,陽城延能不知道那十幾萬石糧食的存在?

只稍一思慮,劉盈便也就反應了過來:陽城延話中深意,只怕是盯上了那些糧食。

如是想著,劉盈也不由噙笑起身,稍待戲謔的望向陽城延。

“怎麼?”

“少府食中二千石之秩祿,莫非家中,亦缺糧為食?”

聽聞劉盈此言,陽城延只面色尷尬的搖了搖頭,旋即稍帶苦澀的長嘆一口氣。

“家上不知。”

“此番整修鄭國渠,少府出官奴三萬。”

“往昔,此官奴三萬之口糧,皆由丞相府調國庫之糧。”

“然此番,相府所調之奴糧,遠不足此官奴三萬人食之。”

“臣遣人相問,蕭相言:陛下率軍在外,軍糧尚缺,實無力調撥少府官奴所用之糧。”

說到這裡,陽城延不由話頭稍一滯,糾結片刻,終還是暗自一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