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1章 楊離~有點東西啊?(第1/3頁)
章節報錯
加冠親政之後的變化,對於劉盈而言,是顯而易見的。
——在得到天子劉盈的召喚之後,少府陽城延、上林苑令楊離二人,幾乎是在劉盈從長樂宮趕回未央宮之前,便著朝服出現在了未央宮外等候。
只不過,不同於往日,得到劉盈召喚時的隨意,今日得到召見的二人,卻並沒有被提前引入宮內等候。
等劉盈乘御輦自司馬門駛入未央宮,又到寢殿換過衣服,並抵達宣室殿之後,陽城延、楊離二人,才在一聲聲此起彼伏的謁者呼號聲中,聯袂走入了宮中。
“唔······”
“這也太麻煩了些?”
略帶詫異的發出一聲牢騷,劉盈也只能是調整了一下坐姿,靜靜等候著二人在殿門外脫下布履、解下腰間佩劍,而後在郎官的引導下走入殿內。
幾乎是在劉盈出現在視野中的同一時間,二人便齊身跪倒在地,又先後贊拜道:“少府匠作大臣,梧侯臣城陽,奉陛下之令覲見~”
“敬問陛下躬安~~~”
“上林苑令臣離,奉陛下之令覲見,敬問陛下躬安······”
兩聲悠長的唱喏,惹得劉盈也不由不站起身,分別對陽城延、楊離二人稍一拱手,卻幾乎沒有讓上半身前驅分毫。
“朕躬安。”
“賜座。”
面色淡然的道出這句‘朕很好’,又叫一旁的春陀引二人坐下身,君臣三人的神容,才終於恢復到了往日的輕鬆。
對於這般冗雜、繁瑣的禮儀,劉盈從本心上來說,其實是頗有些嗤之以鼻的。
——明明可以直入正題,卻非要裝摸做樣的‘問安’、問還沒年滿二十的劉盈‘是否安康’,這不是純純浪費時間是什麼?
但即便心有不喜,劉盈也只能無奈的接受類似的狀況,將經常出現在自己的後半生當中。
原因很簡單。
在過去,尚未加冠親政之時,劉盈無論是透過什麼樣的方式召見大臣,其性質都只限於‘天子閒著沒事兒,想找人聊聊天’。
無論這場交談的內容,是多麼重大的國朝大事,也根本不需要太過正式的禮儀。
蓋因為尚未親政,就意味著劉盈在理論上,根本沒有與朝臣商談朝政的權力;
即便事實上,劉盈就是要召人商量正事,也必須將其解釋為‘瞎聊天’。
但在行過冠禮,並在太后呂雉的明言准許下臨朝親政之後,情況卻有所不同了。
從今往後,只要劉盈在召見大臣時,沒有做下類似‘沒啥大事,就是閒談兩句,讓某某隨意點,著常服就行’之類的交代,那就必然會被預設視作君臣奏對!
無論雙方的交談內容,是內治外交的朝政大事,還是茶前飯後的家長裡短,‘君臣奏對’的正式禮儀,都是必然要走完的。
這是因為加冠親政之後,天子召集大臣,就必須,也只能是商談朝政大事;
即便劉盈事實上是找人聊天打屁,對外也得粉飾稱‘商措朝政’。
若不如此,‘天子召集大臣入宮,卻只為了聊天打屁’的輿論,就會破壞朝堂,乃至於天子本人的形象和威儀;
傳出去,甚至可能在民間出現‘俺們老百姓還在土裡刨食兒吃,皇帝老子卻閒的跟臣子閒聊’的談論。
“呼~~~”
“愚民政策啊······”
“或者應該說,是時代的侷限性。”
暗自腹誹一番,劉盈便也自顧自搖了搖頭,旋即將注意力,放在了已經落座的陽城延、楊離二人身上。
——從客觀角度來看,愚民,確實是‘無能的政權’才會做的事。
但從具體的角度,從如今漢室的具體情況來分析,‘愚民’這種極度落後的統治手段,也還具備極大的必要性,和毋庸置疑的價效比。
準確的說:在漢室大範圍普及基礎教育,開化民智之前,在一定程度上愚民,都是漢室最主要的有效統治手段。
所以此刻,身為天子的劉盈與其對‘愚民’這個權宜之計長吁短嘆,倒不如用這時間乾點實事兒,好讓教育普及的一天早日到來。
“吳王之事,梧侯、楊卿當皆已有所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