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令各部,速速至此處,以全合圍!”

漢六年秋九月辛卯(二十八),馬邑以被七十五里,某無名山丘之下;

以最快的速度下令包圍,並確定這個碗狀半圓形包圍圈沒有漏洞之後,靳歙便迅速下令:先前散開尋找匈奴人蹤跡的所有部隊,迅速向這處山丘聚眾!

短短几個時辰之後,這片已經容納了幾萬匈奴騎兵,已經顯得有些勇氣的山丘,便徹底落入了漢軍近十萬兵馬的重重包圍之中。

而自戰爭開始,便‘離奇失蹤’的麗寄所部,也終於回到了正面戰場。

“信武侯!”

“麗衛尉!”

遠遠看到彼此,靳歙、麗寄二人便趕忙夾了一下馬腹,策馬上前;

待二人策馬來到彼此相聚五步的位置,這一老、一壯兩位大將的面容之上,也隨即湧上一抹振奮的神容。

“——末將,幸不辱命!

對靳歙沉一拱手,麗寄正要下馬,卻見靳歙趕忙伸手阻止,示意麗寄不急著下馬。

“戰事未罷,尚有要事相商。”

“衛尉還是速速隨某,往中帳一議!”

·

“午後?”

隨靳歙來到設於山丘下二里開外的中軍大帳,聽聞靳歙給出的攻擊時間,麗寄的面容之上,也不由湧上些許詫異。

“何必如此急迫?”

“合圍即成,胡蠻已然插翅難逃,何不使眾將士稍行修整,養精蓄銳,再一鼓作氣,攻而殲之?”

嘴上雖是這麼一副相對平和的語調,但麗寄的心中,卻已是明顯帶上了些許不滿。

靳歙從馬邑城裡帶出來,一路北上掃蕩的關中將士,且先不必說了;

——單就是麗寄所部,這五千名虎賁卒,可是從武州塞急行南下,一路上步步為營,生怕落入匈奴人的圈套,或被匈奴人偷襲!

就這麼緊繃著弦,一步步自武州塞南下,到這處山丘下與主力匯合,並確定匈奴人已經被包圍之後,虎賁眾將士高高懸著的心,這才終於放了下去。

而此刻,虎賁校尉需要的,是休息······

是人均負重近百斤,在高度戒備中行軍一天一夜之後之後,必要的休息······

“不可!”

怎料麗寄話音剛落,靳歙便沉沉道出一語,面容之上,也已是帶上了滿滿的嚴峻之色。

“某所憂,乃此山之背,或有漢商奸蘭出物所用之暗道!”

“若使狄酋冒頓,沿此暗道遁走······”

意味深長的一句提醒,也是讓麗寄面色陡然一緊,旋即便陷入了漫長的思慮之中。

雖然目前,還不確定這座山丘背後,但類似的可能性,並不能說沒有。

因為對於麗寄、靳歙這樣久經戰陣的老將而言,漢室邊關是個什麼樣,二人都非常的清楚。

——說好聽點,叫邊防部隊;

說難聽點,那就是個篩子······

至於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倒也不是這些邊防戰士多麼沒有立場,而是純粹的生存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