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4章 龍鳳呈祥(第1/4頁)
章節報錯
送走王陵、陽城延二人,劉盈便獨自走出清涼殿,站在了未央宮正殿外的瞭遠臺上。
雙手扶著面前的石欄,居高臨下的朝遠方望去,劉盈的目光中,只寫滿了一陣又一陣疲憊,和感懷。
過去這兩年,長安朝堂,發生了很多變故。
廷尉汲侯公上不害薨了;
奉常叔孫通亡了;
故代王,合陽侯劉喜薨了;
代相陽陵侯傅寬、淮南相汾陰侯周昌,也都薨了······
凡是太祖高皇帝一朝,以較高頻率出現在先皇劉邦身邊的近臣,幾乎都老死了一茬兒。
而眼下,第二任漢相平陽侯曹參,也即將迎來人生的終點。
看著一個個熟悉的人,就這樣一步步走向死亡,劉盈,根本說不上來心裡的滋味。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劉盈為漢室精心打造的強盛之路,也在有條不紊的向前推進。
少府官營糧米,已經來到了第七個年頭;其中‘代民儲糧’一項,已經接近了歷史使命的終點。
等再過兩年,關中百姓將糧食代存於少府的數量,按照朝堂的預測跌破一千萬石,少府‘代民儲糧’一事,便可以徹底宣告結束了。
越來越多的百姓不把糧食存在少府,自也意味著越來越多的百姓,具備了自建糧倉儲糧的能力;
換句話說,越來越多的關中農民,已經具備了一定程度的抗風險能力。
而關中的糧價,也在劉盈‘步步緊逼’之下,於去年秋收之後,正式跌破五十錢,來到了收購價四十錢、出售價四十二錢的歷史低點。
沒錯。
——如今少府官營糧米,每石糧食的利潤,就是兩錢;
相府國庫、少府內帑各自能分到一錢。
超低的利潤空間,自然也就意味著對農民超高的友好度。
毫不誇張的說,關中九成九以上的農民,已經不愁吃飽了。
非但不愁吃飽,甚至開始有閒錢去購買布匹,給家中妻小添置新衣了!
而少府的盈利重心,也逐漸從糧食,轉到了早就開始展露頭角的鹽、鐵,以及布匹之上。
鹽自是不用多說,和糧食一樣,屬於百姓的生活必需品;
尤其是在劉盈開創性的以‘曬海得鹽’,極大降低了粗鹽製作成本的前提下,鹽的利潤空間,即便是在劉盈一壓再壓之後,也還是達到了駭人聽聞的百分之五百!
——一斤製作、運輸成本不到三十錢的粗鹽,能在天下任意一個地方,賣出一百五十錢的價格,而且還是手慢無!
至於鐵,倒是在劉盈的可以引導下,並沒有成為‘國營商品’,而是成為了少府內帑的戰略物資儲備。
著重需要提的,便是布匹。
此刻,站在瞭遠臺上,劉盈也能清晰的看到:在未央宮西北角的少府作室,仍舊有來來往往的織工,為已經織出的素色布匹上色;
而在劉盈看來,專門負責生產布匹,並擁有數量織工數萬、各類官奴勞力十數萬的東、西織室,就是漢室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中央印鈔機!
和糧、鹽一樣,布匹,同樣是生活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