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8章 活字印刷術(第2/3頁)
章節報錯
是時,太宗皇帝劉恆已經駕崩,孝景劉啟在位,孝文皇后竇漪房,自然也就成為了孝景劉啟的太后。
便說這孝文皇后竇漪房,一生酷愛黃老學說,對於其他任何學派都嗤之以鼻;
又恰好聽說有一老儒,名曰:轅固,曾蔑視自己深信不疑的黃老學說,便召老儒轅固入宮。
待老儒轅固應召前來,竇太后又恰好在天子劉啟的陪同下,在上林苑獸圈旁觀看獸鬥,見轅固前來,便徑直問道:聽說就是你,曾說儒家學說最為上乘?
轅固不答話,竇太后便又問道:那比起你所鑽研的儒家學說,黃老學說是更好,還是更壞呢?
事態發展到這裡,明眼人都看得明白:竇太后就是聽說老儒轅固詆譭黃老學,這才心生不滿;
當面為難轅固,也不過是想讓轅固服個軟,給自己說兩句好話,這事兒也就過去了。
怎料老儒轅固聞言,恨不得把腦袋昂到身後去,用鼻孔對著天,輕蔑無比的對竇太后答道:黃老學說,不過是給婦人學的東西!
見轅固如此不識趣,竇太后立時大怒,立刻回懟了一句:比起司空、城旦學的東西,又怎樣呢?
言罷,竇太后仍是怒不可遏,又見身前的獸圈內有一頭野豬,便下令將老儒轅固扔下獸圈,和野豬決鬥。
若非關鍵時刻,始終在一旁充當背景板的天子劉啟扔了把劍下去,恐怕史書之上,繼始皇帝嬴政‘焚書坑儒’之後,還要多出一個‘漢孝文皇后殘虐無道,驅野彘以吞儒’,即‘驅彘吞儒’的典故。
而在這個事件中,最讓人感到奇怪的,便是竇太后回懟的那一句:安得司空城旦書乎?
對於轅固生‘黃老,不過家人言爾’的蔑視,竇太后就算回懟,也應該懟儒家學說如何如何、孔子之說如何如何,又為什麼要拿一句莫名其妙的‘司空城旦書’,來作為對轅固生的反擊呢?
在前世,劉盈並不曾明白這個問題的關鍵,甚至都不曾關心過這個問題的答案。
畢竟期末考試,他也不考這個······
但在穿越回這個時代,並明確知曉‘司空城旦書’的潛在含義之後,劉盈才後知後覺的明白過來:歷史上的竇太后,究竟為什麼要選擇用這句話,來回懟轅固生。
——漢室初,除了主流文字:小篆,也有一個不那麼為主流所認同的文字:隸書。
而隸書之所以被稱之為‘隸書’,就是因為這個出現於戰國末期的字型,最開始主要用在記錄刑徒罪責檔案,以及相關的司法記錄之上。
換而言之,‘隸書’這個稱呼,本就帶有一定程度的蔑視和侮辱性——專門給罪犯、刑徒用的文字。
至於竇後為什麼要在轅固生面前,莫名其妙的提到‘司空城旦書’,也正是因為‘司空城旦書’,即隸書最堅實的擁護者,就是轅固生出身的儒家。
這樣一來,竇太后與轅固生二人之間,這番莫名其妙的對話,也就完全能說得通了。
——竇太后問:黃老學說怎麼樣?
轅固生輕蔑的回答:不過是給婦人學的東西而已。
竇太后怒而駁曰:那也比你們這些崇揚隸書的敗類好!
正所謂:窺一斑,而知全豹。
從這件事,劉盈就不難判斷出:對於隸書這種明顯更方便,更先進的文字,如今漢室,乃至未來百年的漢室主流文學界,都是帶有一定程度的蔑視的。
——給刑徒、罪犯用的文字,怎麼能用來記錄先賢的思想哲學,乃至出現在任何正式場合呢?
——這根本就是禮樂崩壞!
這就意味著在如今的時代背景下,如果劉盈真的腦門一拍,就不管不顧要推行隸書,那且先不提事兒能不能辦成,恐怕劉盈自己,就要先承擔無比巨大的輿論壓力。
再結合儒家堅決維護隸書一事,若是不憚以最大的惡意推測,劉盈推行隸書的舉動,甚至可能被誤解為‘天子好儒’的明證!
而在這個時代,一個‘好儒’的天子,是絕對不可能得到朝堂支援,甚至是不可能讓朝堂安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