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發展鋼鐵,就得接受冶煉基地周圍烏煙瘴氣、河流渾濁,爛魚爛蝦遍地;

要想保護環境,那就只能一刀切,直接不發展鋼鐵行業。

所以,要想在發展鋼鐵的同時,不被輿論、政治壓力所影響,劉盈就要為這個鋼鐵冶煉基地,找一個好地方。

一個交通便利,可以讓礦石源源不斷送達,且人跡罕至,不會影響民眾生存的地方。

而在人類文明史上,‘交通便利’和‘人跡罕至’,卻似乎是永恆不變的反義詞······

其三:在解決原材料的獲取、生產地的選擇之外,劉盈還需要解決具體的技術問題。

作為人類文明中最不可或缺的金屬,鐵從生鐵,到熟鐵,再到粗鋼、精鋼的轉變,是離不開一項具有跨越時代意義的技術的。

——鍛壓。

分開來說,是鍛打,和衝壓。

尤其是衝壓技術,在熟鐵從單一金屬‘鐵’,轉變為合金‘鋼’的過程中,最不可或缺的工序。

而這個難題,對於如今的漢室而言,幾乎是地獄難度級。

如果劉盈只是想獲得一塊巴掌大小,重量十幾斤的‘鋼’,那自然是沒有難度。

單憑如今漢室所使用的人力鍛打、重物砸壓,乃至於落後的炒鋼技術,都能讓劉盈在短時間內,如願得到這麼一塊粗鋼,甚至是精鋼。

但劉盈想要的,並不是一塊象徵意義的鋼鐵,而是足以推動整個華夏文明,從青銅器時代踏入鐵器時代的龐大產量。

而‘量產’,就意味著人力鍛打、重物砸壓,以及效力低下,又對匠人提出極高熟練度的炒鋼技術,都無法承擔起這個重擔。

——要想讓漢室順利進入鐵器時代,乃至於普遍使用鋼製工具的後鐵器時代,劉盈首先需要淘汰的,就是‘人力’,或者說‘活物’這個選項。

換而言之:要想發展鋼鐵行業,劉盈首先需要做的,似乎是推動一場工業革命······

“嗯·······”

“認字就算文化人的時代,工業革命是別想了·······”

“沒有工業革命,機械動力也就無從說起······”

“機械動力······”

“動力··········”

“嗯················”

神情呆滯的沉吟許久,終見劉盈面帶疲憊的坐起身。

又自顧自低頭沉思片刻,劉盈才抬起頭。

“來人!”

一聲輕吒,不眨眼的功夫,恭候於殿門外的春陀便趕忙走入殿中。

“為朕更衣!”

“再召太僕入宮,至未央廄備輦。”

面色鄭重的做下交代,劉盈終是從榻上站起身,望向殿門的方向,悠然發出一聲長嘆。

“鋼鐵基地、鍛壓技術,且先放在一旁。”

“開礦所需的‘消耗品’,倒是可以早做打算······”

“嗯······”

“對,還有讀書人。”

“我大漢,需要讀書人·········”

“數不盡的讀書人··············”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