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壤城內,衛滿還在對著西方,發出‘劉盈真狠毒’的感嘆;

但在長安城內,天子劉盈卻是來到了相府,關注起了第一次考舉的結果。

見劉盈親身前來,丞相曹參自是親自來迎接,主考官張蒼、副考官陽城延則是在現場監督閱卷。

得知劉盈的來意,曹參自也不墨跡,帶著劉盈徑直來到了閱卷場地——相府戶檔室外的那片開闊地。

不出劉盈所料,此次考舉的規模,並沒有形成多麼掌管的閱卷場景;

——十數名比千石的閱卷官,幾十名輔佐閱卷的六百石小官,再加監督的張蒼、陽城延二人,便組成了這一次考舉的整個閱卷團隊。

至於閱卷過程,也並沒有後世那般鄭重其事。

所有的考卷,都被集中放在了兩個木箱之內,即沒有封訂遮住考生資訊,也沒有什麼武裝力量戒備。

眾人皆俯身於案前,按照標準答案對手中的試卷給出批閱,一張接著一張;

等案上的試卷都批閱完,就從不遠處的木箱內拿起一摞又一摞試卷,繼續機械化的批閱著,好似一個沒有感情的批卷機器。

至於那些已經被批閱過的試卷,則會被送到張蒼、陽城延二人手中進行核查,確定沒有問題後,便按照是否合格,分別放進另外兩個木箱之內。

而此次考舉,劉盈給出的‘合格’線是:只要方田求積、農民稅後收入這兩題答對,就都算合格。

只不過,即便是這樣敷衍的合格線,顯然也還是讓張蒼,在某幾張試卷之上,體會到了劉盈的‘良苦用心’······

“陛下且看。”

見劉盈前來,張蒼竟都顧不上見禮,好似終於找到可以一訴苦水的人般,抓起一摞試卷就走上前。

“此考生,於方田求積一題,竟用加合擬算!”

“獨此一題,便廢竹紙一十三頁!!!”

“還有這卷,這卷······”

“臣難以啟齒,陛下,還是親自一觀為好。”

面帶不忿的道出此語,便見張蒼將手中那一摞答卷都遞上前,待劉盈接過,又怒氣衝衝的回到座位,繼續查閱起試卷來。

見張蒼這般架勢,劉盈卻也不惱,只滿是戲謔的與身旁的曹參稍一對視,便低下頭,看起手中的試卷來。

“問一方田,長寬各二百三十五步,此田積幾何?”

“答曰:長寬各二百三十五步之田,其積等同於長二百三十五步、寬一步之田,共二百三十五者相加。”

“故二百三十五加二百三十五,得四百七十;四百七十加二百三十五,得七百零五;七百零五加二百三十五······”

看著手中,這張密密麻麻寫滿‘xxxx加二百三十五,得····’的試卷,劉盈只苦笑著搖了搖頭,旋即悠然發出一聲短嘆。

“五萬五千二百二十五······”

“嘿!”

“倒也還真算對了。”

戲謔一笑,劉盈便將手中那摞試卷遞給身旁的曹參,旋即徑直向不遠處的屋內走去。

——劉盈此來,當然不是為了看‘二百三十五加二百三十五加二百三十五’的無限序列的。

準確的說,劉盈的關注點,壓根就不在前三道算術題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