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央宮走出,一同走在宮道之上,曹參、王陵、張蒼三人的面上神情,可謂是如出一轍的差。

只不過,三人關注的點,卻是各有不同。

“重數算而輕文略,所擇之士,豈非盡為商賈之流?”

“縱入朝而仕,亦終不過刀筆佐吏之用,怎堪大任?”

這是曹參心中的疑慮;

“舉士為官,只以文考而測其能,不佐以武勳為證,長此以往,豈非國將不國?”

這是王陵心中的牢騷。

而張蒼心裡,卻依然在反覆回味方才,劉盈附耳低語的那段話。

——朕希望有朝一日,凡是天下的百姓,都能和北平侯的幼孫一樣聰慧······

“凡天下之民······”

“廢挾書之律······”

“竹紙·········”

有那麼一瞬間,張蒼只覺腦海中閃過一道光!

從那道光中,張蒼似乎看到了一個即讓人興奮、崇敬,又莫名令人感到恐懼的未來。

只可惜,那道光卻宛如流星,一閃即逝;

縱是張蒼竭力想要抓住,都終未能如願······

·

不過十幾天的功夫,朝堂欲興‘考舉’而納士的訊息,便傳遍了以長安為中心的方圓數百里區域。

幾乎每一天,都有數十上百名衣著各異,又無一不胸懷大志的文人士子,從四面八方來到長安。

很快,相府外的露布之上,便貼上了此次‘考舉’的流程。

此次考舉,總共分三部分,依次為:筆試、面試,以及最後的殿試。

第一輪筆試,定於秋八月初一,於長安城西的一處廢棄營寨裡舉行;凡是爵公士及以上,年齡在二十至四十歲之間,且戶籍不在商籍的漢家之民,都可於內史屬衙報名參加。

而在這第一輪的筆試中,無論參考者有多少,都會將大半參考者淘汰,只留成績最好的一百人,晉級第二輪的面試。

說白了,就是擇優錄取,並沒有準確的合格線。

至於第二輪的面試,則相對簡單些,也不需要應考者做什麼準備。

因為這第二輪的面試,雖然告示上沒有說的太明白,但很明顯,這一輪的重點,就是外貌長相。

——在這個世代,想要做官,是需要具備出眾的外在條件的~

五官不端正、身高過矮、身材過胖過瘦,都會被攔在‘編制’的大門之外。

若非如此,幾百年後的鳳雛龐統,最開始也不至於因醜陋的外貌而被輕視;昭烈帝的禮遇,也就不會讓鳳雛先生感恩戴德,不惜一死以報知遇之恩。

所以這第二輪面試,只需要應考者洗漱乾淨,以儘量幹聯的儀態參加,然後靜候佳文。

當然,既然是面試,自也免不了提問環節;

如家住哪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