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1章 仁弱之君?天大的笑話!(第1/3頁)
章節報錯
天子親自抓一條水利工程,於情於理,自都是不應該發生的事。
但在劉盈那句‘蕭何渠,乃朕欲與太師之贈禮’,以及太后呂雉冰冷的目光警告之下,這件事再不合理,也只能變得無比合理了。
丞相蕭何在家抱病,準丞相曹參又被懟的無話可說,‘蕭何渠’的興建工作,便這樣定下了章程。
待秋收過後,位於渭水以北的‘蕭何渠’工程,便將在天子劉盈的親自督促下,正式啟工。
對於這個結果,朝臣百官心裡雖有些彆扭,但也還算是勉強能接受。
——畢竟再怎麼說,劉盈天子之身,也不可能真的跑去實地勘察,亦或是視察工程進度。
所以名義上,蕭何渠雖然是天子劉盈‘親主’,但朝中的公卿百官,也起碼能掛個名;具體的施工操作,也還是需要相府、內史徵召人手,再由少府的水工匠人去具體操辦。
如此一來,蕭何渠修了,百官便人均落下一個‘惠民利國’的名聲,天子劉盈的訴求也得到滿足,順便還讓酇侯家族,呈了朝臣百官一個人情······
對於這個結果,朝臣百官自是心滿意足,並對蕭何渠的挖掘建造工作,紛紛有些摩拳擦掌了起來。
但在散朝過後,御史大夫曹參卻是沉著臉,低調的將少府陽城延叫到了自己的馬車之上,委婉的表示‘願與君同行’······
·
“辰時,陽公言蕭何渠之事於吾,可是陛下之意?”
由四頭老牛拉著的‘馬車’剛從長樂宮外起步,曹參便再也按捺不住胸中疑惑,直白的對陽城延發出一問。
被這突如其來的問題嚇得一愣,陽城延只不由自主的調整了一下坐姿,才滿是侷促的用眼神提醒著曹參。
“平陽侯此言,可有些妄揣聖意之嫌?”
“正所謂君心難測,又不可妄測······”
含糊其辭的道出此語,陽城延便低下頭,擺出一副‘我什麼都不知道,曹公可別再問了’的架勢。
見此,曹參也算是得到了答案,旋即滿是愁苦的哀嘆一氣,肩膀都不由聳拉了下來。
“早知如此,吾又何必出身······”
卻見陽城延聞言,只小心翼翼的將眼皮向上一番,低聲嘀咕道:“餘早言曹公不可言否······”
“怎奈曹公不聽勸······”
微不可聞的兩聲牢騷,陽城延卻似是依舊不滿足,滿是困惑的抬起頭,望向曹參那張風雲變幻的面龐之上。
陽城延怎麼都想不明白:曹參這樣精明的人,怎麼會在朝堂之上,在自己即將繼任相位、漢家又主少國疑的微妙時間點,去犯這種低階錯誤!
放眼朝堂上下,元勳功侯上百,朝臣百官數以百,誰人看不出劉盈此舉是在邀買人心?
誰人看不出劉盈的潛臺詞,是‘給我漢家做事,盡得生前身後名’?
對於少弱之君這般直白的政治姿態,別說是準丞相了,就算是個真的居心叵測,隨時都會造反的奸妄,恐怕都會站出來說上一句:臣一定好好做事,爭取得到陛下賜予的大好處······
結果曹參可倒好,莫名其妙站出來,給自己和劉盈君臣二人之間,那本就不算緊密的君臣關係,又添上了一道肉眼可見的裂縫,還連帶得罪了必將‘與國同休’的酇侯一族。
甚至於,如果今日之事傳到民間,曹參在天下百姓心中的風評,還不知要爛成什麼樣!
——秦漢慣例:只要肯修渠,就必然是好人;但凡阻止修渠,則一律化作逆賊!
也就是曹參繼任丞相在即,朝中百官不敢亂嚼舌頭;
這要是換了旁人,就這麼一會兒的功夫,‘御史大夫對修渠一事表示堅決反對’的訊息,說不定都能傳到百里開外的新豐去!
“怪事······”
如是想著,陽城延望向曹參的目光,便愈發怪異了起來。
昨日日暮時分,陽城延被劉盈召入宮中,又莫名其妙表示‘把修渠的事兒跟曹太傅透個氣’的時候,陽城延還滿是不解;
早上入宮之前,按照劉盈的授意,隱晦的告訴曹參‘這事兒可不能插手’的時候,陽城延也還不以為意。
在陽城延看來,別說是曹參這個等級的諸國重臣了,便是尋常縣道的雜役佐吏,都能一眼看透這裡面的彎彎繞;
但當曹參不顧自己的‘勸阻’,真把劉盈那句‘諸公可還有異議’當成了實話,旋即在朝議上站出來時,陽城延徹底迷茫了。
在那一刻,陽城延的腦海中,只有兩句話。
——怪不得陛下讓我去給曹參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