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府臣城延,謹拜家上。”

在春陀的帶領下走入鳳凰殿,陽城延便將心中的疑慮暫且收回,對劉盈躬身一行禮。

卻見劉盈只溫笑著起身,對陽城延拱手一回禮,又招呼陽城延坐下身,才開始了今日的主題。

“孤一別長安數旬, 少府所主之諸般事務,雖皆有書信稟明,然孤,仍欲親面陽公,以問詳由。”

輕聲道出一語,劉盈便淺笑著低下頭,鋪好一卷空白的竹簡, 再拿起筆,才抬起頭看向陽城延。

見劉盈這般架勢,陽城延也是不由自主的將身子坐直了些,就連先前,‘恭喜劉盈打了勝仗’的打算,都被陽城延暫且放在了一旁。

“家上即問,臣,知無不言······”

面帶嚴肅的再對劉盈一拱手,又稍沉吟措辭一番,陽城延便將過去這段時間,少府所負責的工作,向劉盈娓娓道來。

“去歲開春之時,少府奉家上之令,於夕關中糧商米賈之手購得糧倉,及糧米上萬萬石;”

“至去歲秋收畢, 少府自糧商米賈所得之糧, 皆分售於關中各郡、縣民食;”

“另奉家上令,與齊、楚數百萬石;又家上因軍出征平叛,凡大軍之糧米用度, 亦皆出少府。”

“至英布亂平,少府去歲凡‘糧米官營’一事,便盡告畢;糧米皆售、用而盡,糧商之姿亦已結清,少府內帑前有之錢三銖,亦盡數付與糧商米賈之手。”

“依秋收之時為準,少府內帑,便再無三銖錢,亦無米糧。”

“及少府奉家上之令,於往近半歲所鑄之錢五銖,亦皆用於秋收之後,購民之米糧以入內帑······”

隨著陽城延平緩的語調傳入耳中,劉盈也將陽城延的彙報大體記錄了下來,旋即抬起頭,對陽城延微微一笑。

陽城延話裡的意思,總結起來也非常好理解。

——自‘官營糧米’推行以來的半年,陽城延掌控下的少府,幾乎一毛錢都沒賺著!

但即便如此, 卻也絲毫不影響劉盈帶著由衷的喜悅, 對陽城延緩緩一點頭,表示自己認可了陽城延過往一年的工作。

這或許有些奇怪。

少府官營糧米足足半年,結果一毛錢都沒賺到,這有什麼好高興的?

就算不因此怪罪陽城延,劉盈似乎也應該稍微甩甩臉子,以提醒陽城延工作沒做到位才對?

但實際上,少府官營糧米的賬,根本就不是這麼算的······

單從賬面上來看,少府如今的財政狀況,與糧米官營政策推行之前幾乎一樣,甚至更差了一些。

——之前的少府再怎麼說,也起碼還有十幾萬萬枚三銖錢呢!

雖然在劉盈開始為統一幣制佈局之後,三銖錢已然沒有了任何價值,但也總好過如今,內帑連三銖錢都沒有一枚!

至於糧食,也和之前差不多。

在先前,少府內帑完全沒有糧食儲存;而現在,少府也只是用手裡原有的銅,鑄出了一批劉盈新推出的五銖錢,再用這筆錢買回了一點糧食。

所以,在糧食方面,少府的情況看上去,也並沒有什麼改善。

既然錢、糧儲量都和以前一樣‘約等於零’,那劉盈為何還要為此感到高興,甚至對陽城延表示認可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會讓很多人無法理解。

——早在推出糧食官營政策,決意以少府取締關中糧商群體,已達成‘官方壟斷關中糧食市場’之時,劉盈就沒指望頭一年能賺錢!

按照彼時的劉盈最悲觀的估計,甚至別說頭一年了,少府官營糧米之後頭三到五年的時間裡,什麼賺錢、儲糧都先放在一邊,單就是穩住腳跟,讓政策穩步推進下去,別讓這個政策破產,就已經非常讓人滿意了!

為什麼?

因為劉盈推出糧米官營政策,初衷本來就不是為了賺錢!

回想一下半年前,也就是漢十一年開春之時,關中的糧食市場是一種怎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