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9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3/3頁)
章節報錯
所以,對於分封制的討論,自春秋初期出現至今,就從未曾停止。
——如果分封制好,那周王朝的覆滅怎麼解釋?
長達數百年的春秋戰國,以及周天子所經受的屈辱,又該作何解釋?
可如果不好,那周王朝從最開始那巴掌大的地方,到後來富擁神州萬里,又如何解釋?
對於這個問題,始皇嬴政的答案,顯然是‘吾不用也!’
但秦二世而亡的前車之鑑也證明:就算分封制應該廢除,但短時間內,也還不是廢除分封制的好時機。
所以在鼎立漢室之後,漢天子劉邦毫不意外的甩開膀子,將歷史的車輪往後推回去了半步,以分封制和郡縣制並行於天子。
而這樣一來,曾使得姬周滅亡的那個問題,就又擺在了劉漢王朝面前。
——中央不夠強大,郡縣制就無法有效治理地方;但分封制又會對中央造成威脅······
怎麼辦?
在過去近十年的時間裡,為了摸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漢室拿足足七個異姓諸侯的頭顱,以及數十萬漢家將士的性命,終於得出了一個準確的結論。
——分封制就算能用,也不能用來封異姓諸侯!
王陵、張蒼二人心裡也明白:在異姓諸侯臨將絕跡、漢室除長沙王一脈以外的異姓諸侯都已瀕臨‘滅絕’的如今,劉盈的《推恩令》,顯然不是給異姓諸侯準備的。
而這,也正是二人前來,想要仔細瞭解這些聞所未聞的法律條令的原因。
“諸侯之子,皆為王、侯······”
“嗯······”
沉吟著側過頭,待看見張蒼臉上,也帶著和自己一樣的孤疑時,王陵的面容之上,才終於湧上一抹憂慮。
但王陵卻也沒急於打斷劉盈,而是朝劉盈微微一點頭,示意劉盈繼續說下去。
——王陵有種預感。
比起看上去無懈可擊,實際上卻頗有些危險的《推恩令》,劉盈所提出的其他幾條法令,恐怕會更加危險······
見王陵面色沉凝的示意自己繼續,劉盈面上輕鬆之色,也悄然被一抹遲疑所取代。
但劉盈也沒有太過糾結,只稍一沉吟,便將其餘幾條法令的核心內容簡述而出。
“《左官律》,乃因吾漢祚以右為尊,故曰:凡朝堂所遣之諸侯臣,皆為右官,諸侯自任之臣,則為左官。”
“左官與右官同秩,則以右官為尊,且左官不得入朝為臣、不得久居關中、不得升遷;若諸侯有罪,其國內左官皆連坐······”
“《附益法》,乃諸侯行賄朝臣,或朝臣勾連諸侯,以惠諸侯者,皆曰:附益,令禁之;若有諸侯同朝臣勾連、朝臣附益諸侯之事,則皆罪之······”
“《阿黨法》,乃曰:諸侯之太傅、國相、內史等二千石,皆當有朝堂委任,諸侯不得自聘;若諸侯有罪,而二千石不能舉者,皆同罪······”
隨著劉盈次序道出這些法律條令的內容,王陵、張蒼二人的眉頭不約而同的一點點皺起。
待聽到最後這句‘諸侯二千石由朝堂指派,諸侯王不能私自任免’時,王陵的眉頭,終於是緊緊皺在了一起。
見二人似商量好一般,同時帶上了痛苦面具,劉盈的話頭也不由一滯,望向二人的目光中,更是再也不見絲毫自信。
“安國侯以為······”
“可有何不妥?”
語帶孤疑的發出一問,終是惹得王陵從沉思中回過神,神情怪異的盯著劉盈看了好一會兒,才自顧自搖了搖頭。
“殿下所言之諸策,若皆可行,自當於朝堂大有裨益。”
“然······”
不出所料的道出一個‘但是’,張蒼望向劉盈的目光,便愈發慎重了起來。
“家上可曾聽聞:治大國,如烹小鮮?”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