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8章 稟殿下!援軍已至!(第2/4頁)
章節報錯
無論是活口也好,屍體也罷,便是首級,亦可!
這其中,沒有任何的戰略、戰術問題,只是一個心理問題,一個淮南大軍將心士氣的問題。
在先前,天子劉邦遠在長安,太子劉盈又不知去向,叛軍打一打楚地也就罷了,還能解釋為‘先小後大’‘循序漸進’。
但既然是舉兵造反,那與天子劉邦一決高下,就是必然會發生的事,只不過是時間早晚問題。
在這個前提下,如果大軍攻庸城而不能下,欲擒/殺劉盈而不可得,無奈遁走庸城之下,那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淮南大軍每一個將士的心中,都會出現這樣的疑惑。
——庸城都拿不下來,那梁都睢陽、東都洛陽,乃至於雄關函谷、漢都長安,我們又怎麼可能拿得下來?
——太子都抓不住/殺不掉,那又怎麼可能贏得了天子?
——太子手握幾萬兵馬,庸城就牢不可破了,那天子坐擁天下,抬抬手就是幾十上百萬兵馬,長安,又怎麼可能被攻破呢······
只要這樣的念頭出現,那現在還眾志成城,看上去鬥志昂揚的淮南叛軍,就會在頃刻間土崩瓦解!
原因很簡單:支撐著叛軍的軍心士氣的,只有‘奮勇殺敵爭天下,人人都做開國侯’這一點。
除此之外,沒有任何信仰,能支撐起這樣一支武裝力量的信念。
而當這唯一的信念,也被‘我們打不過天子’‘我們攻不下長安’的結論擊破之後,接踵而來的,就必然是集體崩潰。
這,也正是青史之上,正義之師為何總能屢戰屢敗、屢敗屢戰,而叛軍往往勝則如風而聚、敗則如鳥獸散的主要原因。
——在失敗面前,唯一能讓人能提起再戰之勇氣的,只有信念!
而正義之事、王者之師,無一不是有著諸如保家衛國、報銷社稷、光宗耀祖等堅定信念的群體。
反觀叛軍賊盜,則如同一根細弱、繃緊的棉線,看上去鋒利無比,實則一碰就斷。
而這,便是此時的淮南叛軍‘背水一戰’之境遇的原因。
——為了證明有機會擊敗天子劉邦、攻下睢陽、滎陽、洛陽,乃至函谷關、長安城等一個又一個戰略重鎮,英布必須率軍擊敗劉盈,攻下庸城!
若是不能,那別說麾下將士了,就連英布自己,恐怕都會生出‘再也沒有贏得希望了’的念頭······
片刻之後,低頭沉思的淮南將帥紛紛從思緒中回過身,旋即帶著一往無前的決絕,仰頭望向英布。
而此刻,英布也已是再度回過身,站在戰車之上,手握馬韁,一副蓄勢待發的架勢。
“大王且慢!”
一聲突兀的呼號聲響起,惹得眾人嗡然轉過頭。
還沒來得及對出身那人怒目而視,就見那人面帶狠厲的一拍大腿,旋即側過身,一把接過親衛手中的馬韁,旋即翻身跨上馬!
“末將等,願隨大王奮勇殺敵,萬死不辭!!!”
聽聞此言,總是屹立在戰車之上的英布,都是不由得一臉。
而後,便是一道又一道腰掛金、銀印章的身影翻身上馬,目光滿是堅定的望向英布。
這一刻,讓英布由衷的感覺到被追隨、被堅定追隨的感覺。
但英布不知道的是:這一剎那,也正是他離‘天子’之位最近的一剎那。
——起碼這一瞬間,英布有了那麼一絲絲與天子劉邦‘感同身受’的感覺。
谷眩
可惜,英布並不知道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