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劉盈‘披掛上陣’,也刺激的王陵、張蒼,乃至於酈商、靳歙等高階將帥技癢難耐,或挽弓而射、或持戟而刺,盡數投入到了戰鬥當中。

反過來,高階將帥,包括太子本人都投入戰鬥, 也使得庸城守軍將士愈發鬥志昂揚起來,佔據至少一倍兵力優勢的淮南叛軍,竟一時沒能靠近城牆半步!

對於這樣的狀況,英布,顯然是始料未及。

但現在,英布卻也沒有想太多。

——不是不想, 是不敢想、不能想······

“擂鼓!”

“取寡人長戈來!!!”

滿帶著鬥志的一聲呼號, 頓時惹得一旁的淮南將領紛紛上前,作勢要勸英布‘不要衝動’。

但只片刻之後, 眾人想要勸阻英布的念頭,便隨著英布輕飄飄一句話,而盡數化作一往無前的決絕。

“諸位!”

就見英布自戰車上回過身,背對數里外的庸城南牆,正對著隨行的淮南將帥,稍昂起頭,朝南向的叛軍大營,以及更遠處的淮水遙一虛指。

“縱寡人不言,諸將亦當有所知。”

“——待明日辰時,若庸城仍不能下,大軍,便只得南下而渡淮水,再入荊地。”

“寡人,也再無率軍重返大營,於庸城之下拖延時日之理······”

語調滿是悽然的道出一語,英布不由苦笑著搖了搖頭。

片刻之後, 英布便怪笑著側過身, 朝身後的庸城一指;本就不大的眼睛, 更是被眯起一道危險的細縫。

“庸城······”

“——若庸城破,則漢必亂,寡人進可叩關函谷,退可天下兩分,於漢王劃江而治!”

“然若庸城不能破,又有各路外援抵至······”

隨著英布意味深長的止住話頭,眾淮南將帥的面容之上,只不約而同的湧上一抹決絕。

何謂背水一戰?

——淮南叛軍此時的狀況,就是‘背水一戰’最真實的寫照!

倒也不是說此刻,向北攻打庸城南城牆的淮南叛軍背靠淮水,所以才‘背水一戰’,而是如今的局勢。

在抵達蘄縣西郊,遭遇劉盈所部關中大軍之前,淮南叛軍,或者說英布的戰略意圖,尚還只是‘攻略楚地’,以及透過掌控楚地得到更多兵卒,並對齊地造成威脅。

如果一切順利,英布原本的規劃,本是‘先打下楚地而得出兵,再打下齊地得齊兵’。

等湊夠三十萬左右的兵馬,再提兵西進,朝函谷關進發。

但在率軍自虹邑逃離,突襲蘄縣西郊的劉盈所部,並將劉盈所部關中大軍趕入庸城之後,戰事,就已經朝著英布無法掌控的方向發展了。

——太子在庸城!

只此一點,就足以使得包括英布本人在內的每一位淮南叛軍將士,將所有的理智拋在腦後,縱是傾其所有,也要把握住這個生擒,乃至陣斬漢太子的良機!

蓋因為對太子劉盈的打擊,對漢室而言是巨大的政治打擊,對淮南將士而言,又是無可比擬的強心劑。

——太子都抓/殺了,天子,那還遠嗎?

這,才是英布麾下的整個淮南叛軍,陷入如今這般‘背水一戰’之境地的原因。

——既然來了庸城,那要想走,就必須帶著劉盈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