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5章 太子在外,母命有所不受!(第1/4頁)
章節報錯
待呂釋之滿帶著倉皇,將這些每一件單拎出來,都足以引來禁中武士的‘風聞’道出,劉盈的眉宇之間,只悄然湧上了些許複雜的神情。
“祥瑞······”
輕微一聲呢喃,劉盈的心緒,便飛到了幾千裡外的三千里秦中。
那片沃土,那片飽經戰火摧殘,卻始終未曾毀滅的沃土,在當今天子劉邦的努力下,得以在十年前重得安寧;
到了今年,天子劉邦一道口諭,太子劉盈頃力而為,使得自秦二世時起便失修殘破的鄭國渠,重新恢復了‘灌渭北田畝數十萬頃’的能力。
而現在,一年的辛勤勞作,即將讓關中,尤其是渭北的數十萬戶百姓,收穫喜人的成果。
但自十年前的漢王劉邦還定三秦,到今年太子劉盈整修鄭國渠,整個關中的安寧祥和,都從未曾受到過‘神明’的干擾。
——劉邦還定三秦,靠的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劉邦得立漢祚,靠的是垓下一戰,霸王自刎;
即便是劉盈整修鄭國渠,靠的也是長安朝堂眾志成城,關中百姓傾力襄助,才得以成行。
而現在,在劉盈英軍在外,代父平叛之際,‘祥瑞’這個陌生的名詞,再次出現在了遼闊的關中大地之上。
作為一個職業履歷中,明確寫有‘漢天子’經歷的穿越者,劉盈實在是太明白呂釋之口中的‘祥瑞’,指的是什麼了。
蛟龍現世、地出甘泉、禾生雙穗······
當這些極具迷信、神話色彩的事物,以‘流言’的方式在百姓當中傳播,那能與之匹敵的,恐怕也只有上古時期,‘天神嘉賞聖王’的河圖、洛書了······
“關中流言蜚語,父皇又暫歇於甘泉,酇侯聞知此事,竟無舉措?!”
眨眼的功夫,劉盈的目光中,便隱隱帶上了些許警惕,以及不知由來的慎重。
甚至在不知不覺間,劉盈對丞相蕭何的稱呼,都曾過去滿帶尊敬的‘蕭相’,變成了隱隱帶有些許不滿的‘酇侯’。
也正是這細微的變化,將劉盈此刻的情緒,毫不遮掩的擺在了呂釋之的面前!
作為一個無神論者,劉盈心裡非常清晰地明白:早自‘祥瑞’這個詞,第一次出現在華夏文化圈的那一天起,任何形式的祥瑞,就只揹負著一個使命。
——愚民!
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會製造出各種令人不明覺厲的祥瑞,讓百姓生不出反抗統治的勇氣;
反抗者為了推翻統治者,也會創造出各類似有其事的神話故事,迫使愚昧的群眾相信:自己,才是真正‘受命於天’,被天神派來,統治天下萬民的主宰。
類似的例子,在歷史上更是數不勝數,不勝列舉。
發生在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所留下的那句後世人耳熟能詳的‘蒼天已死,黃天當立’,自是不必贅述。
就說距離如今這個時間點較近的十幾年前,也曾有過兩例青史留名的‘祥瑞’出現。
——秦二世元年七月,受秦廷徵召,而前往漁陽戍守的民兵屯長陳勝,在河魚腹中得一丹書,上言:大楚興,陳勝王;
而這次祥瑞,便直接促成了青史有名的‘陳勝吳廣起義大澤鄉,天下群體而反秦暴政’。
雖然最終,成功點燃天下反秦之火的義軍統領陳勝,在起兵後短短半年便功敗垂成,但光憑著那封只有短短六個字的魚腹丹書,陳勝也得以在漢室成立之後,得到漢天子劉邦‘楚隱王’的追諡。
如果說這一例,距離如今的漢室依舊有些遙遠,且算不上‘婦孺皆知’的話,那另外一件與劉漢社稷息息相關的神話,則必然稱得上‘天下共知’。
——始皇帝晚年,受秦廷徵召,率領鄉中青勇勞壯,前往驪山修造秦始皇陵的泗水亭長劉邦,由於隊伍中有人逃走,只能無奈的在碭山將隊伍原地解散。
也正是在當晚,因為對未來的人生感到絕望,而喝了個爛醉的泗水亭長劉邦,在碭山上斬殺了一條攔路的白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