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君羨在門口排隊的時候碰到了這幫考官們。

其中孫雲生赫然再次被挑選成為了鄉試的副考官之一,他正和這次主考官朱昌齡說著話,“朱提督,沒想到這次朝廷會安排你親自主考鄉試。”

朱昌齡是個外表看上去五十多歲,修為元嬰期初期的學政官,並且他還是淮南東路所有學政官的老大,只見他微微點頭,“好些年沒主持鄉試了,倒是前些年當過一次會試副考官,頗為的懷念啊。”

孫雲生似乎跟他關係不錯,“哈哈,朱提督可是有名的考生殺手,這一次考生們恐怕又要背地裡對你罵娘了哦。”

旁邊幾個衙役和小吏見到幾位考官走來,全都上前問好。

“朱提督。”

“孫學政,王學政,馬學政,金夫子。”

“金教授,沒想到今年你會成為鄉試副考官之一呀。”

“呵呵,老夫也未想到,我只是太學教授而已,陛下垂青。”

大宋朝的教授和地球大學教授差不多性質,教授並非官職,更像是一種職稱,大宋朝有兩種官方學府,其一便是太學,這是官方最高學府,其次便是州學,僅次於太學,而金教授則是太學德高望重的教授,專門從事文化教育方面,自身修為雖然不高,可威望卻高的很離譜。

又是一路的提督學政,又是太學德高望重的教授,誰都看得出來,朝廷對淮南東路這次的鄉試看得很重,特地派遣兩位重量級考官壓陣。

朝廷重視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就是能在這樣的鄉試環境下脫穎而出的考生,在成為官員之後,更容易獲得好職務。

壞處嘛就更明顯了,無非就是考官對考生要求更高,比如原本能透過五十到六十個鄉試名額的,最後很有可能只能透過最低限額。

朱提督?

孫學政?

金教授?

這幾位都是難纏的主。

陳君羨頗為有興趣地朝著一幫考官看了一眼。

他就早從武德司借寧軻之口得知了學政官們要為難自己,自然要記住這幾位,金教授可能不用怎麼去記,因為此人和學事司不是一路的。

忽然,後面有人喊他。

“華玄機,今日鄉試好好發揮啊,我可是很看好你的。”轉運使範旻勾揹負雙手走了過來,在他身旁還有範青、陸通判等人,他們都是淮南東路最高行政長官,鄉試這樣的大事肯定要來。

“多謝漕司鼓勵。”陳君羨感謝了一句。

範旻勾也沒多說什麼,只是略帶深意地朝著朱昌齡等人看了一眼,然後似乎給陳君羨撐腰似得,在他肩膀上拍了拍,隨即就帶人進裡面了。

華玄機?

他就是華玄機?

本來還沒怎麼注意的朱昌齡、金教授等人全都朝著陳君羨看去。

金教授還不太瞭解情況,對這名字也沒什麼印象,一見到朱昌齡、孫雲生等人表情,他眨了眨眼問道:“諸位學政為何見到這考生露出如此神情?”

王學政嘿了一聲,“金教授你沒聽說開州院試的事嗎?”

孫雲生有些咬牙切齒道:“此子不當人子,院試之時險些還打了我和其他幾位同僚。”

金教授頗為訝然道:“不大可能吧?他才築基期後期的修為,孫學政你是金丹期大圓滿,怎麼可能會被他險些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