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年前的刻劃符號,

五千年前的原始圖形,

黃土之下埋藏著先民的線索,

能否解開漢字起源的遠古秘密?

易澤身後,出現了許多考古學家發掘遺蹟的場景。

從上個世紀開始,華夏考古學家們,不斷在黃土之下發現史前先民的遺蹟。

讓人驚喜的是,遺蹟之中不斷出現的種種符號和痕跡。

這其中,會不會隱藏著漢字起源的秘密?

這其中,發現了有距今八千年的龜甲符號,距今五千年的大口尊,距今四千年的良渚陶符……

“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仰韶文化遺蹟中,我們發現了許多帶有特殊刻劃符號的陶缽。”

易澤伸手,從身後的重重遺蹟之中,取出一隻陶缽。

隨著鏡頭的拉近,觀眾們能夠清晰地看到,在陶缽的口沿上,有著一個形貌規整的特殊符號。

X.

“這是英文符號?”

“別扯了,六千年前哪裡來的英文,就是個×而已啦。”

“傳下去,英文發源於中華(狗頭)。”

“看起來也不像是文字啊,倒像是隨手而為的記號,物勒工名?”

觀眾們的討論熱情非常熾盛。

他們感覺自己參與了進去。

相比較於單方面的灌輸,這樣邊看邊猜想的方式,毫無疑問的讓他們更覺得親近。

都是成熟的成年人,有著自己的思想了。

又不是小朋友,還需要別人來指手畫腳。

即便是猜錯了那也無妨。

知識嘛,猜測——假設——驗證——猜測,本就是如此。

不是什麼可恥的事情。

“這些刻劃符號,到底是不是漢字的雛形?”

易澤並沒有故作神秘,而是在查閱資料之後,發現許多東西,業內也說不準。

而相類似的符號,在華夏大地上,還發現了許多。

甚至比半坡仰韶文化發現的刻劃符號,更加的複雜。

那這些符號,是否真的和漢字的起源有關係呢?

如果說考古學上出現了什麼人們不理解的問題,

如何解決?

發掘更多的遺蹟,去對比驗證。

正所謂用魔法打敗魔法,驗證考古學上的疑難問題,只能透過考古的方式去解決。

特別是這些還沒有史書流傳的遠古時代。

“在仰韶半坡文化遺址中發現的神秘刻劃符號,在經過後面的考古發掘,在商代也同樣發現,甚至於哪怕到了春秋時期,在晉國的遺蹟之中,也發現了相同的符號。”

易澤將數種符號全部提煉出來,做了一個簡單地對比。

觀眾們很快就發現,這些符號,大部分都是簡單的幾何形符號。

如果一種符號,在連續幾千年的時光中同時出現,那意味著什麼?

觀眾們已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