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彥與諸葛亮進入了水師駐地。

這裡忙忙碌碌到處都是奔走的官吏和臨時聘請的工人,亦或者是在繞圈奔跑鍛鍊體力計程車卒。

但若是仔細看去,就能發現這裡雖然看上去有些亂,但卻亂中有序。

諸葛亮擅長練兵,這是毋庸置疑的。蜀國時期,他練出的蜀國軍隊,幾乎沒有人敢正面與之抗衡。

雖然他現在還未接觸過軍隊,但他的見識卻已經發現,這水師的練兵方式帶著濃濃的‘陸彥’風格。

佇列訓練,有效提升了整體的協調性和配合度,這與諸葛亮的所思所想非常契合。

二人走過一段不短的距離後,終於看到了水師後勤所在的地方。

馬上又要見到司馬懿了,諸葛亮心中不由得警醒了起來。

司馬懿優點十分明顯,他智謀深遠,知人善任。但他的缺點也非常明顯:多疑,言而無信,陰險狡詐,心狠手辣!

其中有兩個例子最能說明司馬懿的狠辣和無情。

第一,魏國遼東太守公孫淵自立為燕王,魏明帝曹叡便派司馬懿征討公孫淵。司馬懿打敗公孫淵後,殘忍本性亦暴露無遺。

公孫淵戰敗後,派官員王建和劉甫來找司馬懿談判,想投降。

司馬懿不允許,然後把兩人都殺了,並將頭顱送給公孫淵,說這兩人太老,請派兩個年輕的來談。

公孫淵無奈,又派了衛演去談判,並讓自己的兒子去司馬懿軍中做人質。

司馬懿又說,真要投降,就自己來談吧,於是把這兩人也殺了。

最後,當司馬懿進入公孫淵所在的襄平城後,他開始大開殺戒,城中15歲以上的男子全部難逃一死。屠城之後,司馬懿還令人將屍體聚集在一起,用土封成高高的墳墓,以炫耀武力,沒錯,那就是“京觀”!

第二個例子,便是非常著名的“高平陵事變”。

公元249年,司馬懿趁著皇帝曹芳和大將軍曹爽到高平陵掃墓之機,發動兵變。

本來,曹爽若是不交出兵權,還是有那麼一些自救可能的。可司馬懿卻騙當時幾位德高望重的官員去勸說曹爽交出兵權,說只要曹爽交出兵權,便會放他們一條生路甚至不會追究責任,保證後半生的榮華富貴。

結果,曹爽前腳剛交出兵權,司馬懿後腳便翻臉不認人。他背信棄義,不僅將曹爽滅族,還將曹爽的部下也全都夷三族,總人數達五千餘人,連出家做尼姑的女人都殺了,可見司馬懿的陰險狡詐,心狠手辣!

歷史上的郭嘉就曾對曹操說過,司馬懿若能為曹操所用自然最好,若是不能用或者發現他有異心,則一定要殺掉。

曹操自然記得郭嘉的叮囑,可惜司馬懿太過能忍,曹操竟然終其一生都未能抓到他的把柄。

直到司馬懿熬死了曹操,熬死了曹丕,又熬死了諸葛亮,曹叡、曹休、曹真等人後,曹魏乃至整個天下再無可以壓制司馬懿的人物。於是,不僅是曹魏,連帶著整個天下都被司馬家收入了囊中。

比起司馬懿,諸葛亮無疑堪稱是道德君子裡的楷模,他除了對自己嚴格要求,還對其他人也一樣嚴格,尤其是自己的後代......可惜,諸葛亮,終究只有一個。

兩人都是世間五百年一遇的大才,縱觀目前曹操治下,年輕一輩裡能夠壓制司馬懿的,恐怕也就只有諸葛亮了吧。或許正在太學院讀書的陸遜還算半個,但他在政治上可能還是差了一些。

陸彥希望諸葛亮能改掉事必躬親的習慣,將自己從繁重的工作中解脫出來;也希望司馬懿能夠在諸葛亮的道德光環下,將自己狡詐陰狠的一面逐漸化去,避免將來被陸彥親手除掉的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