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給孔明做個示範吧(第1/2頁)
章節報錯
意識到自己今天可能栽了一個大跟頭的禰衡,在孔融面前開始“今日是我自取其辱,不關文舉兄的事...”禰衡說完後,又看了一眼自己身上殘破的衣服。
今日的舉動現在回想起來,竟然顯得是那麼的可笑和幼稚。
禰衡沉吟片刻,而後乾脆將身上的衣物脫了下來,對孔融說道:“文舉兄,我決定要前往大漢各處遊歷,去親眼看看曹操治下與其他諸侯治下的百姓,到底有什麼不同。”
孔融對禰衡突然的變化,感到又驚又喜,就像是看到一個一向叛逆的後輩突然變得成熟起來了一樣。
翌日一早,禰衡捨棄了所有孔融贈予他的金銀財物,只穿著一件尋常百姓穿的布衣,走出了孔融的府邸,漸漸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禰衡有才嗎?
毋庸置疑,肯定是有的。
歷史上,老曹要禰衡擊鼓,以此來羞辱他。
但禰衡演奏《漁陽》鼓曲時,其容貌姿態與眾不同,鼓曲聲音節奏悲壯,聽到的人無不感慨萬分。以至於讓曹操都說出了一句:“我本想羞辱禰衡,沒想禰衡反而羞辱了我。”
後來因為禰衡坐在大營門口,用大杖捶著地的大罵曹操,曹操氣惱之下把禰衡送到了荊州,送到了劉表手裡。
劉表被稱為“八俊”之一,名聲和才氣俱佳,因此剛開始時劉表和禰衡還是非常相互愛慕的。
但時間一長,禰衡的怪脾氣又上來了。
有一次,禰衡正好外出,回來時看了他們擬的奏章,覺得劉表等對奏章的解釋不嚴密,就撕掉奏章扔在地上。劉表感到奇怪而且害怕,禰衡於是要來筆紙,立刻寫成,言辭、語義可觀。
後來禰衡又侮辱、輕慢劉表,劉表覺得羞恥,不能容忍,認為江夏太守黃祖性情急躁,所以把禰衡又送給黃祖,想治治禰衡,讓他收斂一下自己的性格。
剛到江夏之時,禰衡替黃祖做著文書方面的工作。孰輕孰重、孰疏孰親,一樣樣的他都處理得很恰當,這讓黃祖非常的尊重和器重他。
後來,黃祖的兒子章陵太守黃射舉行宴會,有人送來一隻鸚鵡,便希望禰衡以鸚鵡作一篇賦,想以此來讓嘉賓高興高興。禰衡提筆就寫,中間沒有任何改動,一氣呵成,文辭色彩也很華美,這讓黃射對禰衡敬重有加。
可是,沒過多久禰衡的性格又顯現出來了。
一次黃祖在船上舉行宴會時,禰衡出言不遜,黃祖斥責了他。
而禰衡竟然當眾反罵了回去,罵了黃祖一句:“死公(死老頭)!”
黃祖被當眾羞辱,一時間氣憤到極點下令斬了禰衡;同時黃祖的主簿一向深恨禰衡,於是就立馬執行了命令,殺了禰衡。黃射得知訊息後光著腳來救,但卻沒趕上。黃祖事後也非常後悔,就厚葬了禰衡。
禰衡死的時候,才年僅二十六歲。
禰衡的一生,可以說是才華橫溢,但卻由於自己過於放蕩不羈,恃才傲物的性格,導致了自己短暫而悲劇的一生。
禰衡的個性確實存在著嚴重的缺陷,但就他本身而言,實際上不過是個敏感、脆弱的年輕人罷了。
丞相府上的遭遇,讓禰衡剎那間有了些許明悟,這才讓他生出了外出遊歷,親身去感受普通百姓生活的想法。
今日不同往昔,時代在變,思想也得與時俱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