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東擊西嗎?”

就在大家翹首以盼,希望知道戲志才的詳細計策時,

戲志才卻看向了坐在主位上的曹操問道,笑呵呵的問道:

“主公,您可還記得長生與奉孝在潁川擊敗袁術部將時,所使用計策嗎?”

“當然記得,好像是叫圍點打援之計吧?”一想起陸彥和郭嘉乾的好事,曹操頓時也嘿嘿笑了起來,“張勳那廝,恐怕心裡受創不小...”

程昱看著桌案上的兩枚銅錢,若有所思道:

“志才你的意思是,我們假意進攻郯(tan)城,然後半路伏擊陶謙的援軍?”

可程昱怎麼想都覺得有些生硬,道:

“但我們總共只有六萬人。

若是不管彭城去轉道去郯城,陶謙若是不去救援反而直接斷我們後路...

那我們沒了後勤供給,豈不是要自亂陣腳?”

程昱的擔心很有道理。

主要這裡是徐州,是陶謙的地盤,而且郯城的防禦也不下於彭城,就算假裝去圍攻,也不一定攻得下來。

若是陶謙稍微聰明一些,不去救援反而乘勢截斷曹軍糧道,

到時候曹軍自己都成甕中之鱉了,還圍個包毛的點打個蛋的援啊...

對於程昱的疑惑,戲志才只回答了兩個字,“分兵!”

“分兵?”程昱則是更加的疑惑了,“郯城有陶謙上將軍臧霸率領一萬士卒駐守,我們分兵多少才能威脅到郯城?”

“而且分兵之後,陶謙他會坐視不理嗎?要是他率領彭城計程車卒出......”

想到這兒,程昱腦子裡忽然像是抓住了什麼!

“對啊!陶謙要是見到我們分兵,說不定就會瞅準時機,出城應戰了!”

戲志才點點頭,回答道:

“沒錯,假意分兵,再示敵以弱引誘彭城敵軍出城。

若陶謙敢出來,彭城可破!”

曹仁有些懵逼,這特麼不是兩種計策嗎?於是他出聲問道:“那這跟陸先生、郭軍師大破張勳時的計謀有何關係?”

“軍師並非要照搬長生和奉孝的計策,不過是借鑑了他們破敵時的思路而已。”

程昱開口為曹仁等武將解釋道:

“兵法有云: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長生和奉孝的計策的成功,

在於將敵人充分的調動了起來,在牽著敵人鼻子走的同時,再在敵軍的必經之路上設伏,最終得以大敗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