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守待援,伺機而發,

而且青州也確實有了動靜,

不得不說,陶謙的算盤確實打得叮噹響。

但陶謙固然有自己的想法,

他身邊的其他人,比如糜竺,此時的心中,卻同樣有著自己的想法。

麋竺是徐州富商,生的雍容大方,敦厚文雅。

而且他祖上世代經營墾殖,家有資產上億,僕人、食客上萬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高富帥。

因為糜家的雄厚實力,

糜竺後來被陶謙闢為了別駕從事,算是從商界商人的身份成功跨越到了政界。

對於富商來講,他們的想法其實跟某些世家豪族差不多,都是把自己家族的興盛衰微放在第一位。

於他們而言,

只要保住了自己家族和財產,至於誰來當他們的頭頭,他們根本就那麼在意。

不過糜竺有些不一樣,

歷史中,糜竺選中劉備後,他不僅將妹妹嫁給了劉備,而且還將兩千名下人及無數金銀貨帛都資助給了劉備去養軍隊。

無論劉備面對如何窮困潦倒的局面,麋竺始終不離不棄,

連曹老闆都對糜竺有頗高的評價:偏將軍麋竺,素履忠貞,文武昭烈。

後來劉備入主益州,給糜竺封了個安漢將軍,位列所有屬下第一,比諸葛亮的軍師將軍還高。

陶謙此人外表仁慈,內裡卻又恃才傲物,手段強硬。

當年陶謙到了徐州之後,手段便極為強硬,對當地的世家豪強採取又拉又打的政策。

聽話的,就拉攏;不聽話的,往死里弄。

這番手段看似分化鎮壓住了這些地頭蛇,卻不知這些人背地裡多麼希望他趕緊完蛋。

還有當年,陶謙隨張溫平定西羌邊章、韓遂叛亂時,張溫對陶謙禮遇有加。

可陶謙這人不知怎的,就是死活看不上人張溫。

更過分的是,他還在公開場合譏諷張溫,讓張溫很是下不來臺,差點一怒之下把就把陶謙給宰了。

而且陶謙的行事風格,也不像智謀之士那般思慮周到,此番他暗中派人劫殺曹嵩,就是一個典型的為洩私憤而不顧大局的做法。

糜竺對這位頂頭上司雖然恭敬,卻並不覺得他是明主。

......

城頭山的人看似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但心中卻各有想法,徐州的內部早已非鐵板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