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陽守軍兵力幾何?”

李懷仙回答道:”不足萬人而已。”

“想我大軍昔日攻城掠地,即使是幽州、雲州這樣高聳堅固的城池,也從來是攻無不克,怎麼到了你二人手上,連一個小小的睢陽城都拿不下來。”

田承司心中凜然,慌忙上前叉手道:“我本以為許遠此人無將帥之才,拿下睢陽輕而易舉,誰料張巡不知從什麼地方冒了出來。此人曾在雍丘縣城數十次擊退安祿山部將令狐潮,乃是不可多得的智將。如今他親自掌刀在城牆上巡守,麾下大小兵卒雖重傷仍然堅持抵抗,使我等束手無策。”

“張巡?張巡。”

李嗣業暗自琢磨,這張巡是個守城的天才,守雍丘的時候他麾下不過千餘人,卻能夠抵擋數萬燕軍圍攻,如今他與許遠合力守睢陽,對企圖南下一統天下的他來說是不小的阻力。

不過如今的局勢遠非昔日可比,他已經統一北方,也西據河西隴右,南通巴蜀。李豫的小朝廷所佔據的不過江淮荊襄之地,連半壁河山都算不上。就算有張巡這樣的將領固守睢陽又怎麼樣,不過是給南朝廷續一段時間的命而已。

他從胡床前站起來走下臺階,將田承司和李懷仙扶起來笑道:“勝敗乃兵家常事,況且你們也並沒有敗。睢陽不過是一塊難啃的骨頭,只要加大力度繼續啃它,定然有攻破的一天。此番失利不過是我們的準備不充分而已。我再派人給你將大號孔明燈調運過去,還有七艘載炮船已經完工,讓他們載著孔明燈南下。調集運河內所有船隻日夜輸送炮彈,我就不信將睢陽變成一片火海,張巡還能守得住。”

兩人聽罷之後,異口同聲上前說道:“請主公放心,此番拿不下睢陽,我們提著頭來見你!”

六月底,李嗣業從運河中段乘坐船隻,親自到睢陽前線督戰。

掌管炮營的段秀實將十二艘戰船一百多門玄武炮在河面上一字排開,朝著城內瘋狂傾瀉炮彈,另外有五十多架孔明燈飛臨睢陽城上空,朝著下方的目標投擲猛火雷。唐軍膽敢有露頭者幾乎都會受到火焰炙烤。

在這樣殘酷的攻城下,守城變得愈發艱難,僅僅過了一天張巡便精疲力竭,守城的六千多名兵卒三分之一在炮火中喪生,他決定向領兵駐紮在襄陽的令公郭子儀求援。

只是他的信還沒有派人遞送,皇帝李豫的旨意和郭子儀的信件已經同時被送來睢陽。

朝廷的信使趁著夜色闖過雍軍的包圍圈,幾十騎衝到睢陽城下已經是折損過半,張巡連忙開啟角門放他們入內。

張巡跪地接受旨意後,心中依然有所不甘,睢陽他們已經堅守了幾十日,多少兵卒在守城戰中被炮彈炸死炸傷,就這樣白白退走如何能夠對得起陣亡將士的英魂。

他又拿起郭子儀的信件細細誦讀。

“叛軍李嗣業戧殺史氏佔據北方,大唐疆土四得其三,唐室只有其一,此乃危急存亡之秋也。叛軍攜強兵利炮,睢陽孤城,斷壁殘垣不可苦守。而襄陽背靠江城水陸要衝,交通便利,補給充分,城池堅固。陛下命我多番經營打造,已建成內外夾城,角樓相互勾連,又有釣魚城甕城若干,如銅牆鐵壁難以攻克。君有匡扶社稷濟世之才,應當放眼全域性,不可因為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損傷性命,望你收到信函後迅速帶兵撤回襄陽,你們聯手共同抗衡叛軍守衛大唐社稷。”

張巡將紙張重新裝回信封中,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他長立而起對站在外面的南霽雲說道:“南八,把將士們召集起來,我有話要說。”

夜裡城中的校場上打起了火把,張巡站在城樓上朝下望去,兵卒們甲冑破碎衣衫襤褸抬起頭,每一個攥緊的火把便是希望的火種。

他高聲對兵卒們喊道:“兄弟們!跟著我撤到襄陽去,與郭令公匯合一起守衛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