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業留長子李崇豹鎮守幽燕,封他為幽燕王,掌兵十三萬管轄原平盧,范陽節度使下屬的二十餘州和安東都督府。其餘兵馬都隨著李嗣業南下進攻南朝廷去了。

此時雍王大軍剛剛佔據洛陽,正緊鑼密鼓地動用洛陽工匠百姓修建大船,只等船隻修建完畢後,便可順著運河南下進攻運河沿途城池。

為了給李嗣業喝一個開頭彩,雁門郡王田承司和武威郡王李懷仙各自領兵兩萬,在商丘匯合欲拔掉大軍南下的第一顆釘子睢陽,守城將領乃是睢陽太守許遠和江淮節度副使張巡。

張巡在雍丘之戰中聲名鵲起,後安慶緒弒父,欲派尹子奇南下進攻睢陽,但當初李嗣業很快便率大軍到達了洛陽,當時安慶緒急火攻心,連忙召喚尹子奇率軍回師撤往鄴城。所以張巡在睢陽城下並未發揮出實力,敵軍便已經疲軟。

如今聲勢更為浩大的叛軍南下進攻睢陽,張,許二人已經做好了與城池共存亡的準備。

田承司親率跳蕩兵進攻南城,兵卒簇擁著將攻城梯搭上城牆,拼命向上攀爬,一時間箭矢如雨下,各種檑木拋石和留情柱朝著城牆下招呼,雍軍士兵被砸得頭破血流,屍橫遍野。

張巡親自提刀守衛城牆,麾下有南八和雷萬春兩員大將,俱是悍勇無匹的猛將,他們手中提著強弓,專門射殺攻城隊伍中的軍官將領,很快田承司便敗下陣來,望著城牆上的強敵滿臉愁緒。

下午時分,洛陽來的信使給二人送來了李嗣業的信件,要兩人暫停進攻,先將睢陽團團包圍,等待運載火炮的戰船南下。

六月中旬,率先完工的六艘大船載著六十多門火炮沿著運河到達,在睢陽城牆外的河面上對著城內開炮,這時玄武重炮經過太原和蘭州作坊的技術改進,射程已經增大到一千五百多步,炮彈也從原始的球形改變為圓錐形,這意味著將炮彈的火藥容量也逐步增大,威力成倍增長。

雍軍的炮轟給城內的唐軍造成了**和精神上的雙重打擊,張巡從未見過這種比拋石車、弩車更威力強大的武器,城牆上傷亡慘重,雷萬春被彈片炸傷了手臂。

田承司得意地站在船上大笑道:“爾等匹夫,還敢螳臂當車乎,我大軍過處則片甲不留!”

“停止打炮,給我攻城。”

雍軍繼續扛著攻城梯登城,他們本以為奄奄一息的唐軍戰鬥力必然削弱,但臉色黧黑的張巡依然披甲站在城牆上,他手中拄著橫刀對傷痕累累地麾下士卒們鼓舞道:“睢陽是江淮門戶,睢陽若亡,大唐社稷則危矣,叛軍東可沿運河抵達揚州,西可直下襄陽,戰船可橫與江面,江東必遭受塗炭。”

兵卒們接著往城下拋石,叛軍攀登向上,卻遭受到可反覆利用的檑木打擊,南八胸口有數道傷口,依然挽弓連射,將數名指揮攻城的校尉斃敵與馬下。

攻城再度失敗,李懷仙捶胸頓足,當即斬殺了兩名督戰不力的中郎將,要親自提刀攻城,被田承司攔了下來。

兩人商議之後,認為睢陽是一場硬仗,需要長期圍攻。但之前兩人請命時,都向李嗣業立下了軍令狀,半個月之內拿下睢陽,但如今已過一月,守城唐軍依舊強悍無匹。

他們只得脫去上衣,袒胸露背,身上揹著荊條前往洛陽向李嗣業請罪。

……

洛陽經過數次戰亂後紫薇城大內遭受嚴重破壞,位於中軸線上的明堂和貞觀殿已全部被燒燬,只有位於西隔城的九洲池中央島上的瑤光殿等建築還完好無損。

李嗣業此刻就坐在瑤光殿上,目光稍冷地望著跪在地上的兩人問道:“你們這是做什麼?”

“我二人無能,未能攻克睢陽,還請主公降罪責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