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為送親使(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國忠話音剛落,站在一旁的韋見素彷彿牙疼一般皺起了眉頭,李隆基眼神微動,指著韋見素問道:“韋卿可有話要說?”
韋見素舉起牙笏,剛要開口說話,卻覷見旁邊楊國忠冷眼斜視,彷彿陰鷙的黃鼠狼盯著家禽,使他全身一個哆嗦,猶豫地挪動著步子說道:“李嗣業雄踞隴右,深得陛下信任,無論是否有子入長安為人質,他都會忠心耿耿……不過既然右相提出要讓他兒子來長安擇親,為了不使安祿山有所猜疑,還是一碗水端平的好,雙方各派長子來長安,對陛下來說才是穩妥之舉。”
“說的沒錯,”楊國忠繼續補刀道:“陛下素來待安祿山與李嗣業同樣親厚,封其為東平郡王,也封他為西涼郡王,既大肆封賞河北將領,也大肆封賞隴右將領,如今為安祿山之子安慶宗擇宗室之女厚嫁,自然也可為李嗣業之子李崇雲擇一親王之女嫁之,再以高官厚祿封賞。”
李隆基捻著鬍鬚問:“這李嗣業的長子多大歲數了?”
楊國忠對答:“邊公公曾在李嗣業軍中常年擔任監軍,對西涼郡王家中近況知根知底,陛下何不召來問之?”
邊令誠現在暫時留在李隆基身邊擔任內侍省常侍,皇帝立刻點頭下令:“著內侍省常侍邊令誠上殿說話。”
太監袁思藝吩咐身邊的一個小太監去跑腿,稍等片刻之後,邊令誠已經邁著小碎步跨過龍檻,小跑前趨來到御前,跪地叉手道:“奴婢叩見陛下。”
李隆基從交椅探身向前問道:“邊令誠,你給李嗣業擔任監軍多年,可知道他長子姓名,年齡?”
邊令誠抬頭看了看身邊這些楊國忠黨同,大概明白了是怎麼回事,老老實實回答道:“李嗣業長子名為李崇樂,歲後滿十三。”
他曾在安西北庭擔任監軍五年,與李嗣業關係匪淺,對其家中人丁也瞭如指掌。他甚至知曉李嗣業的兩子一女都是領養,只有幼子才是李氏親生。只是他監軍安西北庭期間,李嗣業待他甚是親厚,背地裡也沒少給他使錢。只要陛下不是執意問起,他倒是極樂意給他這個人情,將來討還時必然有豐厚回報。
右相楊國忠卻在旁邊更加詳細的補充詢問:“這李崇雲可是正妻所出的嫡子?還是妾室所出的庶子?”
邊令誠坦然抬頭說道:“西涼郡王家中只有正妻王妃,沒有妾室。”
“那就好。”楊國忠叉手說話:“臣建議加封李嗣業之子為檢校少府卿,加封其母李氏為涼州夫人,擇諸王年齡相當的幼女,加封郡主賜婚。”
皇帝猶疑地說道:“歲後才十三就賜婚,未免太早了些吧。”
“如若陛下覺得早,可以先下聘書,禮書,再納采,問名,納吉、納徵,等到請期之日,再延長個一年半載,自然可以成婚。”
“很好,”皇帝點頭贊同:“那就設下送親使,分別前去營州和涼州,召喚安慶宗和李崇雲前來長安賜婚,都退了吧。”
眾臣子高呼:“陛下洪福齊天,臣等告退。”
大臣們手握朝笏緩緩後退,等退出大殿門檻之後,才轉身沿著龍尾道朝宮門外走去。
皇帝在朝上議定賜婚之時正是十三載臘月,派出兩名宦官充當送親使,分別前往河西和范陽,已經是天寶十四載元月。
……
天寶十四載二月,宦官魚朝恩率領賜婚隊伍來到涼州武威城,李嗣業在都督府正堂中接待了這位朝廷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