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嗣業幾乎沒有察覺到,大婚日期已經逐漸逼近了,他的時間在忙碌中度過,平日所住的內院書房也改為了婚房,被下人們裝飾得滿堂錦繡。
從鎮使府的大門口到內堂這一段,鋪上了紅色氈子,每隔一段豎起杆子,掛起紅色燈籠。
東廂房和灶房之間臨時搭起大棚,一字排開鑊、鼎和烤鏊。一隻只剝皮後的羊吊掛在架子上,軍中的屠夫們把肉一塊塊剌下來,扔進鼎中熬煮,白色油膜翻滾漂浮在水面上。
吳娘子手提著裙襬在院子中跑來跑去,大聲喊叫著指揮若定,今日是她這輩子權力最大之時,不止家裡的僕從,連府上的賬房、李鎮使麾下的那些親兵、裴都督派來的軍中的火頭、都歸她統一指揮。
“吳娘子,剛剛烤好的餅放到哪裡去”
“去西偏房,那裡有簸籮,房子也陰涼通風,都先端進去。”
府邸門外趕來兩輛牛車,車上墩滿了酒罈子,負責押車的隊正跳下車轅,跑進院子裡衝著管家婆問:“吳娘子,兩車酒我們從酒坊拉來了,還請你把酒窖門開啟,讓兄弟們搬進去。”
吳娘子親自引路,從廂房的樓梯向下,從腰間解下鑰匙開啟了房門,軍士們搬著酒罈魚貫而入。
酒坊東家親自來與吳娘子交接,指著罈子清點數目無差後,才拱手離開。
押運的軍漢們守在門外不肯離去,有臉皮厚的上前討問:“吳娘子,你說這疏勒酒坊出的三勒漿咋樣,平時喝著挺正,但要防著他兌水,咱不嚐嚐別讓他給誆騙了”
吳娘子剜了他一記白眼:“想喝酒就想喝酒唄,還嚐嚐,得了,你們幾個到裡面抱一罈子,別讓旁人瞧見了,這酒可是讓明日大婚時酒宴上喝呢!”
“呵嘿,我們自然曉得!”
這些幫閒的軍漢簇擁著一罈子酒,歡天喜地跑到角落地嚐鮮去了。
吳娘子興奮地吁了一口氣,把酒窖的門鎖上,儘管掌鑰匙不當家,但已然證明了主家的信任和權力,這是她由來而得所產生的滿足感和歸屬感。
……
李嗣業被迫待在了家裡,他需要接待來自安西軍體系內的同僚和上級。夫蒙中丞無法從龜茲趕過來,便派自己的兒子夫蒙智由前來拜賀送上賀禮。高仙芝和程千里派來了自己的管家,焉耆鎮使馬磷,天山騎兵軍的李棲筠也派來親信,還有就是各城各營大大小小的軍頭們。他們來到府上拜會後,住在疏勒城中館驛,等明日正式參加婚宴。
大婚前的夜晚,鎮守使府上燈火通明,許多人忙碌到深夜。新娘十二孃依舊不放心,把吳娘子叫到自己的房間裡,一面對著鏡子梳理青絲,一面詢問她婚禮的準備事項。比如分了幾個場地來開宴吶,有多少張案几吶。有頭有臉的人物都進入內院中,那裡已經擺下了幾十張長案。外面大院都是些附近街坊,唐軍中的幫閒,餘下的案几都擺在外面去,如果不夠鋪些羊氈蒲團,多數人都是席地而坐或蹲在牆角抱著大碗劃拉的。
婚禮的儀程十二孃已經在心中默唸了幾十遍,之前的六禮已經省卻了多半,明日的迎親卻不能再自苦簡陋。只是她一直住在鎮守使府中,今夜只好搬到外面去,包括幾個繡娘,丫鬟都準備妥當。
疏勒都督府的裴都督主動給安置了一座宅院,假裝為十二孃的孃家,府上也張燈結綵。
她在幾名婢女的攙扶下走出後院上了馬車,臨行前撩起帷幕看了這宅院一眼,在心底默默地說,過了今夜,我就是這裡真正的女主人。
……
唐人娶親一般定吉時在黃昏,所以這一日的白天,十二孃是在煎熬中度過,連端上來的飯菜都沒吃幾口,盤膝靜坐在妝奩前,任由幾個娘子在她的頭頂上梳起倭墮髻,接下來的流程是敷鉛粉,抹胭脂,貼花鈿,點絳唇等等,直至遮蓋了她本來的天生麗質。
李嗣業騎著黑胖帶著花車和迎親隊,來到新娘的門前,大門卻是緊緊閉合的。這卻是另一種風俗,需要新郎高聲念催妝詩。詩才橫溢的人完全可以現場吟詩,也有提前請人編好詩詞背下來的,李嗣業就屬於後一種。
生活在這個時代,若是沒有點兒詩文底子,還真是有許多不方便。
戰鋒隊的押官田珍擔當了迎親使,站在院子外高聲念三書六禮中的迎親書。
經過象徵性的阻擋後,府門大開,蓋著蓋頭的新娘在送親孃子的攙扶下,來到門外坐進花車中。
十二孃安穩坐好,旁邊的徐娘子低聲說道:”新娘子,上花轎你得哭啊。“
”今日是我的大喜日子,我為什麼要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