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爺來了!”

一個年輕婦人、身邊跟著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突兀從旁邊一個房間走出來。

這是鄭舟漫母親嫁進鄭家時帶過來的婢女李秀,孩子是她和鄭奕住的。

按規則她隨進鄭家後,依舊和原主同住、依舊是婢女身份。

不會因為她為鄭奕住生了兒子而改變。

甚至鄭奕住不會記得這個李秀,而這個兒子,在鄭奕住眼裡是鄭舟漫母親生的兒子。

生活中,陪嫁婢女的地位比妾更低,連親生兒子也不是她自己的。

“李姨好。”

鄭舟漫來時路上提前介紹了院子裡的人,張新向她微微躬身抱拳。

李秀微微屈膝,“不敢當姑爺行禮,請移步堂屋,小姐正在等呢。”

她口中小姐指的是鄭舟漫母親——黃麗。

這個名字,也是來時路上才知道。

小院坐北朝南是正堂屋。

鄭舟漫母親黃麗身著唐山人華麗盛裝,走到屋外廊道下迎接張新和鄭舟漫,看上去沒有一點架子。

“娘。”鄭舟漫屈膝行禮。

“...”

張新躬身抱拳,突然卡住了,不知道叫對方什麼。

“姑爺,你需要叫岳母。”李秀在旁邊笑著提醒。

張新雙手奉上禮物,道:“岳母大人好。”

李秀替主人接過‘納吉’。

“請屋裡坐。”

“是。”張新恭敬應聲,和鄭舟漫移步進入堂屋。

古代封建風格式廳堂。

廳堂正北、正上方、最高處。

45度角向下,掛著一副木匾,上書:‘堂壽德’三個繁體大字。

應是從右往左讀——德壽堂。

字型蒼勁有力,看上去像是某大家寫的。

木匾下面牆面上掛著三副字畫。

居中是幅道教神仙畫,老神仙頭戴官帽、手拿佛塵、腳下還有兩個仙童。

神仙畫兩邊,是兩幅對聯。

右邊:福祿歡喜長生無極。

左邊:仁愛篤厚積善有徵。

三幅字畫下面。

是一張長條形供桌,供桌兩端擺放著兩隻青花瓷、圓筒花瓶,除此之外其它再無一物。

看上去整潔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