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好像在為千尋擔心,一副痴男表情。

可惜沒有電車~

裝就要裝全套,人家剛走你就興高采烈,萬一有人暗中觀察呢?

豈不是露陷?

耽誤了一會,張新踩點趕在10點鐘到達日興行總部。

張新朝昨天通知自己過來的夥計拱拱手,“抱歉我來遲了。”

“時間剛好,請隨我來。”

“多謝。”

跟著夥計來到二樓,在一間寬大的會議室外停下。

“請進吧。”

張新拱了拱手,在後排隨意找了個空位坐下。

仔細打量,這裡有不少於50人。

個個面板黝黑、精瘦、大眼,還有——迷惑和茫然。

沒有人知道鄭奕住招集眾人過來原因。

就在大家交首結耳時,鄭奕住帶著他的養子鄭順源走進來。

會議室裡頓時鴉雀無聲。

包括張新,大家老老實實坐在凳子上靜默。

規則感滿滿。

“擔誤大家時間,眾位先看資料。”

鄭奕住話落,又進來兩個夥計,把一張張白紙分發到每人手裡。

每人五張。

張新接過白紙,上面寫滿密密文字。

內容和鄭奕住造船用有關。

造船是一項巨大工程。

前世一艘船的構成,供應商可能來自全世界。

比如德國的發動機、天朝的鋼板、太陽國的電纜、米國的釘子、印度的油漆、陰國的潤滑油....

大致有上萬分類、細分有數十萬分類。

當然鄭奕住造船沒有那麼複雜,但需要的分類部件也有上千多個。

“大家知道我要造船,位於三和城東北方向20公里的野鷺灣、佔地萬畝的造船廠正在施工,本著同鄉互助、前富帶後富的精神理念,大家可以選擇成為我的供應商。”

張新認真打量紙上需要的供應部件,尋找適合自己的商機。

第一項居然是楔子,鐵鑄楔子。

這讓張新想到一個典故。

一枚大頭針是怎麼誕生的?

古有鐵杵磨成針,但一天能磨幾根?

或許一年可以把一塊鐵磨成一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