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決大士族的問題,俞涉提出了大力發展平民教育的計劃,這項計劃一旦能夠順利推行,可以說將從根本上解決人才通道被壟斷的問題。

但這項計劃還有許多細節問題需要解決,更讓人擔憂的是,用十年的時間去培養一個人才,週期實在太長。

陳震思考片刻後將自己的擔憂說了出來:“主公,我認為還不能完全放棄那幾大家族,首先是這個培養週期長達十年,十年實在太長,天下大勢瞬息萬變,十年之後會是怎麼一副景象,我們根本猜想不到,”

“其次是我們手裡根本沒這麼多老師,六郡大大小小共有五十多個縣城,每個縣城滿足條件的學生起碼也有數百人,想要教導如此多人,至少也得上千名老師,就算我們能負擔這個費用,也找不到這麼多合格的老師啊,”

“除了那幾大家族的人之外,想找幾個認字的都難。”

俞涉低頭想了一下確實有理,現在這個世界並不像自己成長的年代人人都有書讀,這裡的百姓能寫自己的名字就算是認字了,哪裡去找那麼多老師?

難道真要跟張、朱等幾大家族妥協?俞涉實在不想這樣,因為這幾大家族的人一定會跟自己交換利益,他不願百姓的命運被這類人所操控。

“如果只是教基礎的認字識數,其實難度不大,所以不一定非要學識多高的人才能去教課。”徐庶一看俞涉皺眉便知道他的心思,於是開口出了個主意。

“之前主公推行的免費教育已經推行了一年左右,我看百姓的參與度其實也挺高的,至少教會了不少人認字識數,我們可以在這些人裡選一部分出來,只負責最基礎的教學,”

“再讓每個縣令從自己的官吏中挑選有識之士十人,由他們負責跟高階的教學,這樣應該便可以了吧?”

陸遜搖了搖頭補充道:“恐怕還是不夠,因為這樣雖然能解決低階教學的任務,但是隨著他們慢慢進步,便需要學習更高深的知識,到時候的老師人數依然不夠。”

因為他自己便深有體會,他小時候還能跟著老師學習,但是隨著他年齡增長,陸遜發現周圍的老師似乎已經很難再教給他新東西了。

俞涉點點頭,哪怕是現代社會也是一樣,總不能讓小學老師一直交到高中吧?

他揉著腦袋,不斷回憶著現代社會是如何解決“高階”教師人數不夠難題的。

“有了,進修!”俞涉一拍桌子,大聲說道。

眾人一頭霧水,這“進修”是什麼玩意兒?

俞涉看他們表情便知道眾人不理解這個詞彙,便給大家解釋起來:“進修的意思就是,呃怎麼說呢,”

“用你們的話來說就是生有涯而學無涯,活到老學到老,那老師也一樣,可以不斷學習進步!咱們可以定期培訓,先教會老師嘛!”

眾人“噢”了一聲,俞涉腦子裡經常冒出一些他們想象不到的點子,而且這些點子目前看來都還挺有用的,現在這個“老師進修”的方案,似乎還行。

俞涉繼續開始瘋狂設想:“首先要劃分學科,然後再劃分年級,還要安排考試型別和科目,這個工作量還是挺大的。”

陳震又弱弱問道:“主公,劃分學科……這又是什麼意思?”

俞涉不答,而是朝眾人問道:“你們以前都是怎麼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