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俞涉噼裡啪啦一股腦兒說出了想要推行的教育制度,像太史慈這種武將就聽得雲裡霧裡的,他們都是靠著雙手殺到今天這個地位,自然不太明白俞涉的意圖。

徐庶陸遜等人倒是懂了俞涉的意思,但這制度雖好,如果真要在六郡內施行十年的免費教育,卻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光是建學校,請老師的開銷就是一筆天文數字,更別說有些農家戶根本就不願自己的孩子去讀書,只想讓他們幫忙種種地,多收些莊稼。

“主公,這個難度恐怕有點大,要知道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很多都不識字,比方說一個六歲的孩子和一個十二歲的孩子,他們雖然相差了六歲,但兩人都不識字,”

“那六歲那小孩可以讀十年書,十二歲那個豈不是隻能讀四年?”

徐庶說的其實已經很保守了,要知道很多人活了一輩子,連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怎麼寫。

俞涉想了想自己讀書時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他靈光一閃說道:“這個簡單,搞個摸底考試就行了啊,”

“我們不以孩子們的年齡來劃分學習階段,而是以他們的知識儲備來區分,就像軍師剛才舉的這個例子,這兩孩子都不識字,那就都是零基礎,便從……從一年級開始學!”

徐庶微一皺眉:“一年級……是什麼意思?”

俞涉解釋道:“為了區分,我打算分設十個年級,打個比方,一年級先學認字識數,”

“二年級學讀寫,三年級開始學詩經,以此類推,年級越高,學習的知識就越深,我們就參考小陸遜的軌跡,適當降低點難度來安排各個階段的學習目標。”

徐庶恍然大悟:“這個辦法確實挺好,這樣不管一個人年齡大小,都能保證他能循序漸進地學習。”

“只是還有個問題,開銷呢?所有費用都由公家承擔的話,我們恐怕負擔不起啊。”

俞涉問道:“現在我們徵收上來的稅款主要用在了哪些地方?”

這事是陳震在管,之前俞涉從來沒有問過他,但他一直都將所有事情安排的井然有序,於是胸有成竹答道:“兩成用做糧餉以及購買軍資物品,兩成用於改善百姓生活環境,比如修路造橋,給百姓送種子,修繕房屋等,”

“一成半用作打點曹操劉表袁紹劉備等勢力的關係,兩成用作各級官府人員開支,半成用以現有的免費教育,半成專門用於路之瑤的醫療隊建設,半成用作其他開支,剩下一成存入庫中。”

陳震掏出一本厚厚的賬本:“這是總項,具體開支在我府中,我可以保證每一項支出都有據可查。”

陳震不愧是最早跟隨俞涉的兩人之一,做事永遠那麼穩妥。

俞涉重重的拍了拍陳震肩膀:“好樣的,不用查了,我只是問問,這工作交給你,我一萬個放心。”

“陳震你大致算一下,如果按我剛才所說,教育這一塊的支出大概會增加多少?”

陳震翻開賬本查閱起來,他默默估算之後答道:“起碼要佔到總稅收的一成半,等於是現在的三倍。”

“這樣一來,如果保持其他支出不變,我們將留不住一分錢,除非……”

俞涉問道:“除非什麼?”

陳震答道:“除非加稅,但這樣的話,勢必會增加百姓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