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錦憤憤起身,走出房門,卻不解馬韁,從馬背上取出一個酒瓶,嘴裡嘆道:“這一瓶正宗杏花村老酒,便宜了宇文豹子。”

說完,他用力將酒瓶往空中拋去,酒瓶快落地之時,方瀟灑接住,眼睛瞟著不歸,見他不為所動,便再次用力上拋,丟擲之後,扭頭就走,任由酒瓶墜向地面。

眼前一花,不歸已飄出房外,穩穩接住酒瓶,雙腳輕輕蹬地,又飄了回去,步態沖虛容若,無聲無痕,嘴裡兀自說道:“酒至我家,只能空瓶出去。”

湘柳也雙手叉腰,喝罵道:“慕華將軍,進屋吃飯吧,難道要我三催四請?”

文錦這才極不情願地回房,坐在桌旁,夾了一塊雞肉吃了,說道:“若不瞧著嫂子這一手廚藝,誰願意跟你坐一起?”

湘柳給他二人倒上酒,文錦舉杯向不歸示意,不歸便跟他一碰,二人相視大笑,仰頭一飲而盡。

酒程過半,文錦便已微醺,忽然惆悵不已,低頭嘆道:“不歸說我功夫乃三流角色,叔父說我於兵法一知半解,如無賴打架一般,我娘說我於音韻之道,實屬五音不全,義父又說我在儒學大家面前,直如文盲一般,我為何如此失敗,真是豬狗不如之輩,唉!”

不歸也已亢奮,笑道:“你尚有自知之明,孺子可教。”

湘柳卻沉思不語,良久方說道:“錦郎為何如此意興闌珊,你於黑暗之中,已入大道之門,只是無人為你掌燈,你不自知而已。”

文錦不解,眼神迷離地看著她,淡淡說道:“嫂子不必寬慰,文錦有自知之明。”

湘柳正色說道:“批判你者,俱都是頂尖角色,說你三流,表明你已登堂入室,能將四門學問練到登堂入室者,已非凡人;錦郎用心純粹,纖塵不染,我與不歸有何不知,假以時日,必能登峰造極,若再融會貫通,整合整合,形成自己之風格,無須樣樣頂尖,一樣是天下第一人。”

文錦呆若木雞,酒已全醒,心中劃過一道明亮的閃電,彷彿開啟大道之門,迎來第一縷曙光,他忽然下桌,起身對湘柳躬身一揖:“嫂子就是文錦掌燈之人!這豈不是如之所說之氣質。”

湘柳微笑道:“正是!”

不歸也笑道:“不是無須樣樣頂尖,而是不能樣樣頂尖。”

文錦驚問:“為何?”

“一是精力不支,若強求某樣頂尖,必然無力鑽研其他學問,二來精通一樣,便易固步自封,睥睨天下。“

湘柳白了他一眼:“便如你一樣。“

文錦使勁憋著,還是吃吃笑了。

酒飯之後,湘柳要沏茶為他二人醒酒,文錦揮手止住,說道:“嫂子不用,要說醒酒,此物最好。“ 說完,熟練地彎腰,開啟身旁櫃子,從裡面拿出兩根帶須的白蘿蔔,遞與不歸一根,自己大大咬下一口嚼了。

見湘柳笑得滿臉通紅,不歸不可思議地看著自己,文錦頗為奇怪,勸道:“不歸為何不吃?這白蘿蔔已然放幹,失了脆性,不過醒酒尚好。“

不歸忙起身來到櫃旁,開啟一看,不禁倒抽一口涼氣,裡面的白蘿蔔,只剩一半,他顫聲問道:“你說這是何物?“

“白蘿蔔啊!“

“你每次酒後都吃?“

“是啊,每次在你家飲酒之後,我便吃上一兩根醒酒,就是口感不好,根鬚也多。“

“你知道這是什麼嗎?“

“白蘿蔔啊!“

不歸勃然大怒,青筋暴起,喝罵道:“此乃人參!遼東高山老參!我當年特意去遼東採的,一來給湘柳補身子,二來萬一世道有何變故,這便是一大筆財富,你,你居然當醒酒之物吃了一半。“

文錦呆住,便覺窘迫不已,只好點頭嘆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湘柳卻突然大悟,笑語盈盈說道:“錦郎受謝長安一掌而自行恢復,豈不是因為他補了這許多人參之故,果真如此,倒也物有所值。“

不歸兀自怒氣難消,胸膛起伏不已,想了一下,還當真如此,便說道:“又救你小子一命,看湘柳之面,罰你往後每月給我好酒一瓶。“

文錦忙點頭道:“這個容易,這個容易。“

文錦回府直奔正堂,家人正等著他開飯,馮氏見他進房,劈頭便抱怨:“說好回家吃飯,就不能早點回來嗎?”

文錦笑道:“我去了一趟安東侯府,墨霜母親也有些東西給她,我一併帶回來了。”

宇文化成捻鬚笑道:“錦兒宅心仁厚,如此措置甚好!”

馮氏這才招呼他吃飯,又指著旁邊一個大包袱說道:“今晚辛苦錦兒,這些都是娘給燕子預備的東西,她在裡面必定受苦不少!” 說完便垂淚,宇文化成也默然不語。

宇文豹勸解道:“爹孃也不用太過傷情,果如錦郎所說,燕子很快也就回來了。”

文錦哈哈大笑:“娘,你這麼大一個包袱,我如何能帶進去,守陵之羽翎軍士,又不是瞎子。”